唐青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22319
本馆由[ wa1kt70 ]创建于2010年01月12日

唐青山革命之路

发布时间:2010-09-30 16:52:47      发布人: wa1kt70
  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转战入川。第二年秋,“闹红”闹到了蓬安。富人们惊恐万状,携带着眷属和金银细软吓跑了。处仅二十岁的唐青山,看清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便,便会同家乡的七、八个青年,准备一起去当红军。   他先同娘商量:“娘啊,咱家这么穷,连顿饭都吃不上,我当红军去吧?!”娘说:“孩子,困在家里也是饿死,你放心去吧!娘一个人怎么都好办。”就这样,他洒泪告别了娘亲,毅然参加了红军,临别时,娘把他给人帮工积储的三块大洋,硬塞给了唐青山,让 他带在身边好应个急。这三块大洋,是娘疼爱儿子的一片心啊!谁知,这一别就是二十个春秋,当全国解放后他回乡探亲人时,娘早已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被饿死了。   从离家时起,他就把名字改了。由唐贞扬改成唐青山。   开始,他们这批从当地扩来的新兵,组成了一支百余人的游击队,跟着红军活动。一个月后,就离开蓬安,随红军力撤退到营山,在营山,部队进行改编,这支游击队即改编为二十七师的特务营。当时,新兵中会做饭的人很少。唐青山在家帮工时,啥都干过,便自告奋勇当了炊事员。干了三个月后,他觉得做饭总留在后边,不如上前线打仗,真刀真枪的跟敌人干更痛快,更能为人民做贡献,便找到营长吴胜炎,坚决要求到战斗班,吴营长见他态度诚恳,要求迫切,便答应了。调他到二十七师七十九团九连一排一班当战士。 ,   由于红军扩大较快,新战士没有枪,只发暂时使用梭标和大刀。他下到战斗班不久,正赶上在仪陇县境内打了一仗。唐青山在战 斗中表现勇敢,冲锋时他在最前面,一梭标捅死一个敌人,缴获了一支水连珠枪,高高兴兴地背在身上。可令人遗憾的是,这支枪无抓子勾,打不响。   从这以后,部队到处转战、游动,他也参加了许多战斗,很快成一名战斗骨干。一次,在阻击当地反动武装红枪会的战斗中,唐青山与另外两名战士编为一个战斗小组。战斗到中午,枪声渐渐停息后,他才发觉部队已经转移了。阵地上只撇下他们三个人,其中 一个还身负重伤,怎么办?他毅然决定,背着受伤的战友,去寻找追赶部队。他背着伤员,翻山越岭整整走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 ,才回到自己的连队。连长见他们回来了,非常高兴,激动的赞扬唐青山:“真是好样的,把伤员和枪支都背回来了,一样也没丢! ”不久唐青山于1934年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党。当了一班班长,兼连队党支部书记。   1934年秋,红四方面军转战川东北,为创建与扩大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频繁的战斗,度过了艰苦的岁月。在这期间他参加了著名的反六路围攻等战斗。他吃苦耐劳,作战勇敢,很快由班长提升为排长。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为配合、迎接红一方面军北上,集中主力在苍溪、阆中、南部一线,向田颂尧部发起攻击。唐青山排作为渡江第一船,最先冲上了嘉陵江对岸,他带领全排勇士,一鼓作气,追击敌人,打得守敌落花流水。   后来,部队又西渡涪江,在中坝、江油等地打了几仗,在中坝附近的一次战斗中,唐青山腿部负了伤。这是他第一次负伤,伤好后,便由排长提升为九连连长。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