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坤伶刘喜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22872
本馆由[ qt61k ]创建于2009年12月29日

周总理:刘喜奎是中国戏曲界的明珠

发布时间:2022-01-27 11:28:12      发布人: 清风麒麟

在一次国宴之中,周恩来总理特地给一位年近花甲的女士敬了一杯酒,并且钦佩地说:“刘先生您不贪富贵,所以在旧社会那么强硬!”这位连总理都尊敬的老人就是当年坤伶大王刘喜奎。

民国时期京剧盛行一时,众多名角纷纷亮相,1918年,北京有一家叫做《顺天时报》的杂志社发起了公开投票,评选观众心中的最佳。

男伶大王自然是梅兰芳,刘喜奎则在众多坤伶中独拔头筹,成为坤伶大王。

这一年刘喜奎不过24岁,早已名扬天下,刘喜奎的父亲刘义文是当年甲午海战的幸存者,战败之人在清朝按律是要受到惩罚的。

所以刘义文偷偷跑回老家,将妻女接走后逃到大连,只是他伤重在身,早早病逝。年仅8岁的刘喜奎从此登台唱戏,养活自己和母亲。

刘喜奎天生聪慧,又肯学用功,加之她如花似玉的长相、圆润清脆的嗓子,很快就成为名角,所到之处叫好一片.

伴着她走红的,还有来自军阀们色迷迷的眼睛。

军阀混战时期,你方唱罢我登场。军阀们大多都是满清遗老,生活腐败,娶姨太太是很平常的事。不少军阀都对能唱戏又长相佳的女演员下手,还美其名曰风雅。

戏子在旧社会是下九流,没权没势没地位,想要逃脱他们的魔掌很难,很多女演员都或贪富贵,或被迫屈从,沦落成军阀玩物,刘喜奎却是例外。

刘喜奎是一个冰清玉洁的姑娘,她不怕任何权势,甚至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无论是给钱还是用权来逼我,只要我不想嫁,我就不嫁。

最早前来骚扰的是袁世凯,身为大总统的他对其垂涎三尺,派人来求娶,想让刘喜奎做他的十姨太,被刘喜奎断然拒绝。

好在袁世凯心心念念做皇帝,没有过于较真,刘喜奎才逃过一劫。

接下来的则是那个留着大辫子的张勋,他直接将刘喜奎叫到家里,拍上三大包银元,说给刘喜奎的娘养老,言外之意就是让刘喜奎给自己做小妾。

刘喜奎心里十分气恼,张勋头发花白,已经能给她做爹了,而且家里有五房姨太太,又动了娶自己的念头,张勋看她不吱声,冷哼了一声,说如果刘喜奎不答应就别想出这个门。

刘喜奎只好假意答应,说她即使做妾也要张勋八抬大轿,明媒正娶。

张勋料想这个弱女子也逃不出自己手心,就先答应放刘喜奎回去,刘喜奎连夜逃走。等到张勋复辟失败,刘喜奎才敢再度唱戏。

下一位打刘喜奎主意的是曹锟,他在请刘喜奎唱堂会时也露出想把刘喜奎留下的意思,刘喜奎想来想去,听说曹锟怕正妻,就找个机会来到曹夫人房里,对她哭诉一番,并且说自己已经有主了,希望夫人能劝大帅高抬贵手。

曹夫人一听火冒三丈,和曹锟吵了一架后把刘喜奎放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陆军总长陆锦也动了歪脑筋,为了逼刘喜奎就范,他还安排警察局将戏班子的人抓走,借此威胁刘喜奎,刘喜奎只有两个人:“不从”。

为了避免军阀们纠缠,刘喜奎想到嫁人,她听说有个叫崔昌洲的人在报纸上揭发陆锦的腐败行为,觉得这个人不错,于是想嫁给了他。

当时媒人看过后对刘喜奎说这个崔先生是如何高大英俊,可真洞房才发现,崔昌洲是个四十多岁的病秧子,相亲时是委托别人冒充的。

此时后悔也没用了。刘喜奎于是守着崔昌洲过日子,可惜不久崔昌洲就一命呜呼,为了过安稳日子,刘喜奎居然放弃大好演艺事业,隐姓埋名躲了起来,靠做手工活维持生计,一躲就是三十年。除了抗日期间出来义演一次,为国家募捐之外,再不登台出头露面。

这实在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要知道刘喜奎色艺双绝,当年除了京剧之外,还排演现代时装剧,她演过一出《新茶花》,是一个宣传进步的剧。

周总理当年也是戏剧爱好者,经常去观摩学习刘喜奎的演出。所以解放之后,周总理就嘱咐当时的田汉部长,让他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了刘喜奎。

终于天下太平,人民翻身做主人,刘喜奎也不会再受委屈了。

年过50的她焕发新生,受聘到中国戏曲学校了,将全身技艺教给学生。1952年,高龄的她还亲自去朝鲜参加爱国义演。

1964年刘喜奎病逝,周总理得知后十分惋惜,他一直说刘喜奎是中国戏曲界的明珠。

的确,刘喜奎的确算得上一枚从未蒙尘、熠熠生辉的明珠,她高尚的气节、不畏权势、保持节操的精神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