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将军寻淮洲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22882
本馆由[ 树森 ]创建于2010年01月07日

新四军一师政委刘炎烈士传中记载的寻淮洲墓碑记

发布时间:2011-10-11 17:50:20      发布人: 树森
 

 新四军一师政委刘炎烈士传中记载的寻淮洲墓碑记
    
19381月,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游击队,组成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蒋介石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我党中央任命项英为副军长。陈毅为一支队司令,刘炎为政治部主任。他接到这一任命后,心情很激动。因为他知道军长叶挺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北伐时期任国民党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时,因率部攻克武昌,取得了北伐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而名扬中外,从此第四军被誉为铁军。陈毅在中央苏区时是红四军的政治部主任,是他的老上级,是文武双全,军政兼优,又长于填词、赋诗、豁达大度风流潇洒的将领。他在学习中途,离开抗大,虽然有些难舍,但想到在陈毅身边工作,可以学到很多的学问,补偿在抗大未学完的损失,心情就平定下来。
1938
4月,刘炎到了安徽的岩寺,见到了陈毅司令员。他俩畅谈了抗日战争的形势、一支队向敌人后方挺进的设想及在中央苏区别后各自的简况。
    4
28日,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带领新四军先遣支队从岩寺出发,去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5月中旬,陈毅和刘炎率领一支队离开岩寺北上。刘炎骑在马上,边走边欣赏满山遍野盛开的杜鹃花,边思考怎样把在湘赣边区和中央苏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经验,运用到创建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上去。
    5
14日下午,风和日暖,刘炎同陈毅来到泾县茂林镇,他俩在镇外下马,向沿路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步入"大夫第"内。地下党的一个同志,向陈毅和刘炎讲述了1934年方志敏率红军先遣支队北上抗日时,在谭家桥与国民党发生激战,第7军团长寻淮洲同志身负重伤,抬到这个镇里就牺牲了。陈毅司令员问:"寻淮洲同志的坟在哪里?"那个同志说:"在蚂蚁山上,离镇不远。"陈毅站起来,对刘炎说:"走!我们去看看。"刘炎点头说: "好!"
   
蚂蚁山像一面巨大的屏风,高高耸立在茂林的西南角上,寻淮洲的墓,隐在山上的松林里。陈毅和刘炎漫步走到墓前,脱帽致哀。又默默站了一会,陈毅对刘炎说:"寻淮洲是红军的青年将领,智勇双全,在北上途中,打了许多胜仗,最后光荣牺牲了,可是连个墓碑也没有。为了把他的光辉业绩留传后代,我想给他立个墓碑,你看如何?"刘炎也有此意,甚表赞同。
   
当天晚上,刘炎随陈毅等,打着手电来到茂林镇的荷花塘边,登门拜访老石匠杨同发,说明来意。问他能否帮忙刻写碑文。杨石匠欣然同意,并带着陈毅和刘炎等走到屋后,共同选了一块三尺高、二尺宽、平整光洁的大石料,抬进屋内。陈毅在蜡烛光下,把石料打量一番,把纸铺到小桌上,又坐在小凳上思考一会,就挽起衣袖,动笔写起来。写完之后,数了数字数,又读了一遍,写上"陈毅谨志"四个字,递给刘炎。刘炎仔细看了一遍说:"很好!很好!短短的二百多字,概括了寻淮洲同志革命的一生。"
   
这天晚上,天气闷热,刘炎看到陈毅额上、鬓角上都沁出汗珠,便自荐说:"陈司令,你累了,我来抄写吧?"陈毅知道刘炎的一笔颜体正楷写的好,就点头满意地说:"好!你来写吧!"刘炎写完,交给陈毅审阅一遍,然后交给杨石匠,希望他能连夜赶刻出来。杨石匠说:"请两位首长放心,我拼命也要连夜刻出来。"说完,就动手刻起来。刘炎和陈毅站在杨石匠身边,不断地给他倒茶、打扇。
   
天快亮时,碑文刻好了。陈毅说:"辛苦!辛苦!刻得很好。"刘炎拿出五块银元递给杨石匠:"你辛苦了一夜,这点小意思,表示我们的一片心意。"杨石匠连忙摇头,再三推辞说:"寻军团长为了我们老百姓,流血牺牲,我刻个碑文,还不应该吗!"刘炎硬把银元塞进杨石匠的衣袋里说:"你的心意,我们理解,可是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主席亲自制定的,谁也不能违犯。"
    15
日下午,陈毅和刘炎带领一支队全体指战员,来到寻淮州同志墓前举行了立碑仪式。陈毅、刘炎都在会上讲了话。教导全体指战员和前来参加仪式的群众,继承先烈遗志,高举东进抗日的大旗,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向全支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的教育。(这块珍贵的墓碑,至今还在茂林)
    16
日拂晓,刘炎随同陈毅离开茂林镇,继续北上。

                            录自: http://1921.org.cn/news.php?ac=view&id=2477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