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青春7
八
1930年10月,蒋介石委任命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调动十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反革命围剿。
张辉瓒,湖南长沙人,曾先后留学日本、德国,学得一套法西斯本领,凶猛残暴,“剿共”非常卖力,深得蒋介石的常识。
12月29日,张辉瓒率部驻扎龙冈。当天,寻淮洲奉命率领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一○○团担任坚守龙冈万功山主峰的重任。万功山耸立于龙冈镇南端,是龙冈群山的最高点,控制了万功山,就掌控了战斗胜负的主动权。
12月30日凌晨4时,寻淮洲率领全团轻装出击,抢先占领万功山,与张辉瓒亲自率领的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持续到下午两点多钟,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寻淮洲率红一○○团以英勇和机智打退了敌人18次冲锋,消灭大量敌人,有力地保障了整个战斗的顺利发展。战斗结束后,寻淮洲带领战士们打扫战场时,活捉了张辉瓒。毛泽东同志听到消息,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结束后,不满19岁的淮洲已由红100团团长升任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1931年2月蒋介石调集20万军队将中央苏区包围起来,开始了第二次“围剿”,并扬言要在三个月内消灭红军。寻淮洲所在部红十二军三十五师奉命于高兴圩一带阻击、袭扰敌第十九路军,配合主力行动。他充分发扬民主,详细地分析了敌我态势,提出了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十项任务,号召全师指战员齐心协力,敢打必胜,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在寻淮洲的正确指挥下,红三十五师在高兴圩地区时而分散,时而集中,大显身手,毁路炸桥,坚壁清野,袭扰堵截,搅得敌第十九路军官兵整日提心吊胆,晕头转向,顾此失彼,无力北进,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红军主力的大规模行动,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1年5月,蒋介石坐镇南昌调集30万兵力,聘请了一大群英、日、德等国家军事顾问,他老婆宋美龄也上前线压阵,浩浩荡荡地发动了第三次反革命“围剿”。7月31日,红军在兴国赣江边面临着敌军的三面包围,形势十分危急。当日晚,红军主力在朱总司令、毛总政委的指挥下,巧妙地穿过两路敌军之间20公里空隙地带,神不知、鬼不觉地转到兴国县莲塘地区。红三十六师在寻淮洲的率领下,奉命连夜行动,向红军主力相反的万安方向急速开进。次日,敌人派飞机多次侦查,发现兴国高兴圩地区已无红军踪迹,而万安,良口方向却旌旗招展,尘土飞扬。原来,寻淮洲此次用的是孙膑退兵减灶,马陵设伏败庞涓的计谋。
在当地游击队、赤卫队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寻淮洲率领三十五师在富田通往万安的要道上,毁路拆桥、造灶生火、抛东西,并且书写各军路标,号房子,写留言,有的还在马尾巴上拴上树枝,闹得沸沸扬扬,好似红军主力真的由此西撤。第一天,他带部队足足挖、烧了可供三万人吃饭的灶,主要道路全部挖得坑坑洼洼,桥梁全部毁坏,并挑选了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埋伏于道路旁。第二天,又挖、烧了可供圆万人吃饭的灶,主要的道路仅加以简单的破坏,桥梁照旧全部毁坏,并抛掉一些背包,破水壶和坏了的刺刀,又留下一个营的兵力袭击和引诱敌人。第三天,道路基本不予破坏,仅毁坏桥梁,灶也骤减到不够烧一万人的饭,而且除了抛掉一些背包、破水壶、坏刺刀之外。还丢了一些破旧的子弹袋、军帽、干粮袋、大刀、梭镖和破枪,还在一个山谷里做了不少饭菜。但是,这次在山谷的两边山崖上和山口上留下了一个团的兵力。
陈诚指挥第十一师和十四师追着寻淮洲率领的三十五师,一路不断遭到红军的袭击,损兵折将,丢车弃炮。追到第三天,发现了红军还“没来得及”吃的饭菜,几天未吃饱肚子的官兵一哄而上,相互抢夺,队伍顿时大乱。埋伏在山谷两边的红军战士趁机向敌人倾泻出愤怒的子弹、手榴弹,敌人顿时死伤狼藉。在寻淮洲的带领下,红三十五师时而集中,时而分散,时而追击,时而伏击,四处袭扰敌人,给敌人沉重打击,有力地牵制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给红军主力以歼敌的良好时机。使红军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
1932年2月,毛泽东指挥红军东路军东征漳州,寻淮洲奉命率部担任掩护,策应了主力部队的战略行动。
1933年10月,红12军军部和红36师、红22军合编为红22军,寻淮洲任红22军31师师长。不久,升任红21军军长。此时,正值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寻淮洲率部牵制国民党军数倍于几的兵力,保证了红一方面军取得黄陂、东陂两役的胜利,据此,他荣获中央军委特别嘉奖。是年7月,红21军与红7军改编为红3军团第5师,他任师长。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红3军团4师、5师和红5军团34师组成东方军,执行收复闽西连城、新泉苏区和开辟闽北新苏区的任务。寻淮洲率红5师随东方军从江西广昌头陂地区出发,向福建进军。9日,歼灭归化守敌1个营,解放归化。19日,以坑道作业,攻克宁化县泉上土堡,全歼土堡守敌。29日,在解放朋口的战斗中,他首先指挥所部歼灭增援的国民党第19路军1个团。继之,与兄弟部队合力围攻朋口,再歼19路军1个团,解放朋口。9月18日,他又率红缘师在运动中与国民党第19路军中的精锐“铁军团”第61师366团及78师、52师各1个营在沙县木芹山遭遇。他沉着果断,指挥部队抢占木芹山主峰,经激战,将敌“铁军团”全歼,创造1个团的兵力在运动中全歼敌人1个精锐团、溃敌2个营的记录。12月,寻淮洲赴任红7军团军团长。并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这时,他才满21岁。
1934年4月,在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者发动的广昌战役中,为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寻淮洲率部在归化战役战斗中毙、伤敌400余人。接着,攻占永安城,歼敌1个正规团和1个县保安团,俘敌团长以下官兵近2000人。缴获甚众。5月29日,又率部在三元附近的湖源歼敌1个旅,毙、伤、俘敌1300余人。
然而,由于“左”倾错误者的瞎指挥,东方军两次东征作战的胜利,对于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和援助第十九路军的“福建事变”,均无决定性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底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军事平均主义者到1933年,有所谓两个战略方向同时求胜。那时的结果是一个拳头置于无用,一个拳头打得很疲劳,而且没有当时可能取得的最大胜利”。此时,蒋介石已重新集结兵力对中央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中央根据地日益减少,由原来的纵横各近千里缩小到各三百里,而且周围敌人重兵压境,并不断向中央根据地的中心地区进逼,军事形势十分危急。寻淮洲耳闻目睹,心情极其沉重,他回想起红军在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日子里赢得的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感慨万分,打心底里思恋着、呼唤着毛委员,盼望着毛委员能早日回到红军的领导岗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