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之蕃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3280396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29日

郑之蕃-相关资料

发布时间:2010-10-18 16:00:2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主要理论  

郑之蕃结合自己对中国数学发展史的认识和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著有《墨经中的数理思想》和《四元开方释要》等文。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版了他所翻译的美国柯恩所著《微分方程初步》 。后在他采用美国薛尔伍德和泰勒合著的《微积分》作教材时,曾把全书译出。郑之蕃认真于教学,并善于启发学生的思想,他对学生的关心教导不仅限于课内。获他教导的学生感到终生受益,有的坚定了专业学习的信心,有的以他对工作的严格要求作为楷模。

教学经验

  郑之蕃乐于做教学以外的繁琐工作。他在各校任教时曾兼任过教务长等职。在抗战胜利后曾连续几年主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上海考区的联合招生工作。在50年代初,为确定通用的数学名词,他不辞劳苦积极承办此事,出面邀请在北京的数学家进行多次讨论,历经3年之久,终于在1956年3月出版了一本《数学名词》 。这使数学研究和教学在使用中文数学名词时有共同的依据,对中国数学工作的发展和数学书刊的出版都起了极大的作用。

个人爱好

  郑之蕃治学有中国儒家之风,对史诗字画都有所涉猎,特别对诗词有较深的造诣。他喜读吴梅村诗,著有“吴梅村诗笺释”。他论诗的作品有“冯注李义山诗商榷”及“论工部排律诤遗山”。他对诗词的发展有自己的见解,著有“宋词简评”,说“宋词之演变与唐诗略同。”他自青年至晚年作诗词不下数百首,可惜多已散失。从仅存的诗词中尚可看出他的功力和兼论时事的见解。

辉煌时期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从1927年创建至今,清华数学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27年至1952年从创建到辉煌发展的阶段、1952年至1979年从院系调整到复建的特殊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可以说,在每个发展阶段清华数学系都为中国数学科学之发展和中国杰出科技人才之培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创建到辉煌发展的阶段
  从1927年创立到1952年院系调整前的25年间,先后担任过清华数学系主任的著名数学家有郑之番、熊庆来、杨武之、江泽涵、赵访熊、段学复等。他们不仅积极引进和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教学体系,而且力倡学术研究、广泛罗致人才,在短短二十五年里就使清华数学从创建走向辉煌。在这期间有许多国内知名数学家先后来清华数学系任教,其中包括孙光远、曾远荣、胡坤升、许宝禄、陈省身、华罗庚、庄圻泰、闵嗣鹤、徐利治、程民德、吴新谋、万哲先、冯康、周毓麟等。1935年还聘请了法国数学家、当时的世界算学会副会长J.Hadamard和美国数学家、现代控制论创始人N.Wiener担任客座教授。这期间也涌现出了不少的数学人才,如陈省身、华罗庚、吴大任、庄圻泰、许宝禄、柯召等。可以说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华罗庚等就是从清华数学系走向世界的,他们的辉煌成就对当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提倡教学与研究兼重,当时取得了一批颇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熊庆来在亚纯函数方面所建立的无穷亚纯函数论;杨武之在中国现代数论研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棱锥数的华林问题”;华罗庚在解析数论方面关于素数变换的Waring问题的研究以及变数之素数的方程组的研究;陈省身对微分几何中高斯—波内公式的研究以及拓扑学、Finsler几何的研究等。1941年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首届学术研究及著作发明国家一等奖,许宝禄的“数理统计”论文获二等奖。
  调整到复建的特殊发展阶段
  从1952年到1979年清华数学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数学系并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及其它院校。由于工程教育的需要,清华大学设立了高等数学教研室,主要担负全校数学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当时教授只留下赵访熊一人。1958年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工科大学的计算数学专业,至1966年高等数学与计算数学两个教研组教职工总人数达到了117人,教授有赵访熊、娈汝书、周华章。六十年代,赵访熊在计算数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其他同志的研究工作在国内也有一定影响。这期间良好的数学基础教学工作也为清华大学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主要成就

  《偏微分方程》1979年清华大学数学系重建并更名为应用数学系,赵访熊出任系主任。从此清华数学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时的应用数学系下设五个教研室:计算数学教研室、离散数学教研室、微分方程教研室、概率统计教研室和数学分析教研室。1986年又增设运筹学教研室。1981年,在刚刚复建两年之后,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就凭着她的特色和实力获得了计算数学学科的博士点。1984又获得了应用数学博士点。进入八十年代之后,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的数学研究工作全面展开。每年的科研项目都保持在三十项左右。10年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并有不少研究成果获奖。教师中有10余人先后担任国内一级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等职务,其中萧树铁曾担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在应用微分方程的研究方面,以萧树铁为首的课题组关于水渗流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并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在计算数学研究方面,有限元方法、数值代数、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及科学计算软件、并行算法等均有重要成果,并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和部委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运筹学研究方面关于城市交通综合体系规划研究取得了多项突出成果,并获得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