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笑声与侯宝林、常宝华等人同为“宝”字辈
12月8日凌晨4时30分,相声名家、相声非遗传承人尹笑声在天津,享年81岁。其弟子孟维东告诉南都记者,尹笑声去世的原因是肺部感染引发的肺衰竭,经过医治无效。
尹笑声。
今日上午,尹笑声治丧组已成立,定于12月11日(周二)上午10点,在天津第一殡仪馆仙苑厅举行追悼仪式,该仪式面向公众开放。
孟维东介绍,师父尹笑声一生致力于相声艺术的表演、研究和传承,捧、逗两方面均有分量颇重的代表作。除了坚持挖掘、整理和献演诸如《卖挂票》等濒临灭绝的传统作品,他还善于运用新的表演方式,对这些相声段子的节奏和路数重新进行创编,“像是《五兴楼》,因为它原来属于温活,不火爆,基本上绝响于舞台了,老先生赋予了它新的生命,改成叫《学吃喝》,现在茶馆里有不少年轻演员喜欢演这个节目。”
在孟维东看来,尹笑声是天津乃至于全国茶馆相声复苏的引领者之一,对于相声艺术的普及功不可没。生前,他在天津“谦祥益相声茶馆”担任艺术指导长达十几年,与茶馆老板史清元是忘年交,更是默契的相声事业合作伙伴。
谈到尹笑声的去世,史清元说:“这对我们小剧场、对相声界,都是一个大的损失。”他告诉南都记者,“当时就是他们那些老先生,坚持在小剧场演出;去世前,他还是我们的艺术指导,还在给年轻的演员说活儿,教他们表演上的一些技巧,影响力和贡献太大。”
孟维东也提到,师父尹笑声为人谦和、低调。“他早就火了,但从来没有因为火,就觉得自己是名人,无论是对上了年岁的老观众,还是对现在十几岁的孩子,他都和蔼可亲;相声界的后辈,无论是谁有什么问题来求教,也从来没有保留。”
尹笑声,生于1938年,父亲是相声演员尹寿山。7岁首登相声舞台,并被相声大师马三立收为弟子,8岁在天津著名的相声剧场“连兴茶社”走红,艺名“小傻子”。1951年,他加入抗美援朝慰问团,到前线进行慰问演出,回国后参加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相声队,1956年参军。1962年到大连曲艺团工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尹笑声曾脱离相声舞台,1990年代末,在相声演出市场的低迷时期,他选择复出,从此活跃于相声小剧场,直到病逝前4个月,仍拄着拐杖,在“谦祥益”登台献演。除了相声,他在太平歌词和双簧等喜剧形式上也有独到之处。
相声行中,尹笑声与侯宝林、常宝华等人同为“宝”字辈。常宝华、常贵田、师胜杰、张文霞、吴兆南等曲艺名家都于今年相继离世。宝字辈硕果仅存的大师,已屈指可数。
史清元对南都记者感慨说:“一个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落下。希望年轻演员抓紧成长,把相声这杆旗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