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是一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老知识分子。他一直在做科研工作。离休后身体始终很健壮,2010年5月22日做的体检,除了有老年慢性病高血压以外,其它都正常并且这两年服用高血压药控制得很好。2010年8月9日,我父亲因为咳嗽就近去海淀医院高诊科看病,医生征求意见是否住院,父亲说住院。当时进行了抽血检查,发现血小板较低:79 。询问医生,她回应说不清楚原因要问住院医生。另外,红细胞:3.76。医生说是营养不良。也未提及还要做进一步检查。您说说,有这样给病人看病的医生吗?什么也不知道。
第二天,8月10日,父亲住进高诊病房,开始输液治疗咳嗽。
8月11日,由于带了holter, 夜里父亲感到难受之极,胸闷,后来浑身疼痛。医生给了硝酸甘油。但他还是疼的一夜未眠。不过父亲仍然以坚强的毅力终于挺到了第二天。
8月12日,摘了holter后,父亲逐渐好转, 血压与心脏都是正常。但上午医生告知父亲的血小板在进行性下降,由于她不是血液专科医生,她请血液科的主任来会诊。
8月13日上午,医生告诉我,父亲不明原因的全血系下降,她说要输血小板,但海淀医院因为是二级医院,很难要到血小板,情况很危急,就下了危急通知书。同时她说她治不了,让我们转到血液科。她已和血液科的主任说好,让我去看一下病房。谁想到去了血液科,一个叫龚浩的医生和一个叫崔雅静的医生一看是老年人,怎么也不愿接收病人并且态度恶劣,让我们去别的医院,说没有血,他们无能为力。龚浩医生甚至拍着桌子大声朝我嚷叫:“你怎么不明白,我们没血,你来也没用,赶紧找三甲医院住去。”当时父亲病情很危急,年纪又大,身体虚弱,血小板已降到3万,医生曾说过这种情况挪动大了就会大出血。我心急如焚,既没关系与熟人,又不知去哪,在这个时刻我怎么带父亲去三甲医院住院?况且按医生的说法父亲的生命目前危在旦夕。如海淀医院认为治不了,那为何不帮我们想办法马上联系其他医院,否则病人目前怎么办?难道海淀医院要眼睁睁的看着病人病情恶化下去,见死不救吗?最可气的是海淀医院两个科都在往外推危急老年病人,我来回从一个楼到另一个楼跑了4趟,找了两个科的主任,低声下气地求医生让我们先住下然后再想办法,我简直是走投无路。最后又去找高诊主任,终于勉强于下午住进了血液科。但是心里很堵,多么令人寒心啊!听说海淀医院各科给了死亡指标,因此遇到危急病人,各科怕影响自己的。。。就都往外推危急病人。在当今的和谐社会里医院要将老年危难病人推出,使病人无路可走。这就是所谓救死扶伤??这就是所谓白衣天使??为什么医生如此冷冰冰,态度竟如此恶劣?这使人想起了万恶的旧社会。
8月24日血液科的大夫说我父亲治疗费太高已超过海淀医院每月给病房的费用限额规定,要求我们立即办出院手续,然后可办再入院。为配合医院我们照此办理了。可随之而来的是走形式,没必要的重新住院检查包括照x光片,CT等等,全部重新收费。可父亲那时白血球极低,连诊断检查都经不起,更何况还要经受这些不必要的例行公事的对白系有害的检查?但我们即无奈也无助,别无选择。
9月3日医生让我们在危重病人抢救书上签字,并劝我们到病人最后一刻放弃去ICU,说要插管子,割气管上呼吸机。我们不了解抢救病人的整个程序是如何进行的,作为病人家属所想的是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抢救病人,而ICU应该就是起此作用的。我们也知道割气管对病人很痛苦,问是否我们可以同意所有的抢救,但如到最后一步非要割气管上呼吸机我们再商量可否,医生说不行,ICU主要靠呼吸机赚钱,必须事前全部同意或不同意。请问这是在设法抢救病人还是从濒临死亡的病人身上谋取暴利?这究竟是什么世道?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9月4日父亲的血小板下降到了7千,非常危急,随时可能大出血。可是海淀医院血液科却说搞不到血小板我们也没办法,致使父亲第二天凌晨由于大出血就带着生的希望去世了。老人当天傍晚还用乞求的语调和眼神问着我们何时能给他输上血小板?多么凄惨! 而我们和父亲又都是那样的无助,心都凉到了极点。
9月5日凌晨,父亲的血氧突然往下掉,他说很憋,我们把氧气开到最大。并赶紧叫来医生,正碰上龚浩大夫值班,他叫来ICU的医生进行急救,然后将父亲送往另一楼的ICU。我们都跟着去了ICU,正当里面紧急抢救父亲时,龚浩大夫却催促我们赶紧回病房收拾东西走人,我们恳求他是否等父亲抢救有了结果我们再去收拾也不晚,可他却坚持说不行。不得已,我们还是去了,似乎我们要赖在病房不走一样。回来后得知父亲未抢救过来。使我们悲痛欲绝,再一次想起了万恶的旧社会,穷人被医院扫地出门的景象。这就是所谓挂着区级名字的2甲医院?是不是缺钱缺疯了???还要整天叫苦说普通百姓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这样的人也配叫压力大?这样的人也叫高素质高学历??
从8月13日下午到9月5日凌晨这短短二十几天,父亲一直住在海淀医院血液科病房。在这期间并不像别的医院一样每天医生们一起来查房,问候病情。父亲不但刚进院时的咳嗽一直就没止住过,而且全血系也始终在进行性的下降。自从父亲住在首选的有感情的海淀医院以来,他就一直盼望能把病治好,尽快回家。但事与愿违,病情却越来越严重,为了找出病因,他在身体极其虚弱的情况下配合医生忍痛做了两次骨穿,而第一次骨穿后医生没有诊断出结果。只好又做第二次。每一次都使他更加衰弱。尤其第二次做骨穿,他就再没有力气起来了。最可悲的是,他没能看到自己第二次骨穿的结果,到他去世时都没有确诊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更不用说进行针对性地治疗了。在医生诊断期间,父亲只能靠输入血小板维持生命,否则随时可能大出血。可血液科的医生们总是说他们没有办法,即使有血小板,医院也要权衡,先要给那些年轻有希望的。这让我们听了非常寒心和绝望。难道老年病人都是没希望的,有病都不应治疗和抢救,而得了病要去等死并像旧机器一样被尽快淘汰掉吗?可父亲这一代人从年轻到老都是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啊。人终归有老的那一天,难道人老了就是如此下场吗?
由于父亲的血小板极低又不能及时输入,他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含着冤屈、抱着尽快找出病因能及时治疗的渴望和生的希望离开了人世。每当我们想到这些,就抑制不住地泪流满面、悲痛万分。同时我们心里又非常憋屈,为父亲抱不平。在人命攸关的时刻,病人得到的不是温暖和帮助而是面临被扫地出门的危险,恶语不断。请问如此医德如何和谐? 如此医术如何悬壶??还道貌岸然来做什么?只管取钱便是了!!
有几个年轻大夫,特别是崔雅静,龚浩,等等大夫,不是以帮助病人的态度出现,而是官腔十足、冷漠无情、说话刻薄、态度蛮横,似乎老年人得了病已没有治疗的必要。作为家属,我们只能委曲求全地听着,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但心里却感到他们对待老年患者的态度令人无限心寒和辛酸。难道你们家中无老人吗?难道你们就是这样对待自己家中的老人吗?难道你们自己就没有又老又病的那一天吗?
我们强烈要求医院领导狠抓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生的个人素质和医术,改善对待病人的态度,加强语言的规范性。带领医生学习病人心理学,给予病人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对待所有病人不管年纪大小一视同仁,都采取积极治疗的态度。不要光站在医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还要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在治疗不了病人的情况下,积极为病人想办法,给予病人最起码的人道待遇。不要雪上加霜,恶言恶语,使人在身体的无限病痛中又增添心灵上的更大伤害。不要把海淀医院建设成只管抓钱而不管治疗病人-小病治成大病,大病治死-的医院。更不要把海淀医院建设成缺乏信任感甚至人人唾骂、臭名昭著的医院。对于那些口出恶言给病人及家属造成心理伤害并给医院带来恶劣影响的医生给以处罚,并向家属道歉,这也能使逝去的患者在天之灵得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