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尧都区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卢天录同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47650554
本馆由[ 中国志愿者 ]创建于2012年06月13日

从一个农村储蓄所的信贷员到全市信合4000多职工的掌舵人,30多年来,卢天录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干出来的。

发布时间:2012-06-13 16:02:24      发布人: 孝感动天

从一个农村储蓄所的信贷员到全市信合4000多职工的掌舵人,30多年来,卢天录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干出来的。是他,亲手把一个存在潜在支付风险的基层联社打造成一个全山西省最大的县级联社,打造成在当地金融市场份额占半壁江山的金融航母;是他,在短短十年间创造了一个农信社告别困境,实现现代化经营的业务奇迹,被誉为山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系统的风云人物、王牌代表。
风浪当头挽狂澜
    1985年5月23日,对卢天录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天是他走马上任坂下信用社的第一天,也是储户给他难堪的一天。
    那天,南孝村的一个储户要支取400元存款,而金库里连毛票、硬币都算上也不足300元;北孝村有两个农民要取6000元的粮款,可账上仅有4300元,会计让他们等几天再来,3个人一听立刻就火了。其中一个人指着信用社的牌子叫喊:“信用社不讲信用,再哄人,非砸了这块牌子不可”。
    卢天录赶到时,营业厅门前一大群人,吵吵嚷嚷,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危机必须马上化解,他大声对围观的群众说:“我是新来的主任,现在当着大家的面表个态,请大家放心,过3天,你们再来取款,少给一块钱,不用你们砸牌子,我自己动手砸!”
    可是3天,到哪里去筹措钱呢?他立刻给几个职工开了个短会:“从今天开始,咱把所有的亲友拜访一圈,再加上他们亲串亲,友串友帮助动员吸收存款。我自己3天拿回3万来”。3天时间,他从城里跑到城外,从河东跑到河西,马不停蹄地跑了30多户,连转账带现金,吸收回11.6万元,其余7名职工,跑了13户,拿回14余万元。在他的领导下坂下信用社成为全省最大的信用社。
    2001年,临汾市四大国有银行实施收缩战略,面对临汾民营企业流资极度短缺的严峻局面,卢天录冷静分析,以独到的眼光瞄准民营企业金融部门支持薄弱的“空白点”,响亮地提出了在全区信用社开展“千家企业进信合”活动的决策,由政府搭台,深入开展此项活动,实现银企双赢。通过“帮一份资金、帮一份诚心、帮一份健康、帮一份愉悦”等服务,使当地民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临汾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04年5月,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尧都信合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由于多种原因,金融行业收贷款和组织资金遇阻,社会上议论纷纷,尧都信合不算了,快关门了,存款在这儿不安全……
    关键时刻,卢天录想,要是自己撑不住摊子,把不住方向,认不准形势,就会没有立足之地。于是,他带病召集班子开紧急会议,号召大家要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为了在社会上挽回全面影响,重新树立企业形象,他组织了各种活动,让大家真正做到爱信合如同爱自己,爱信合胜过爱自己。这样,就把大家的心凝在一起,拴在一辆战车上,破斧沉舟,背水一战,经过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尧都信合经住了严竣的考验,夯实了基础,锻炼了队伍,各项存款稳中有升,各项贷款结构趋向合理,一场生死危机被成功化解,一个指挥员举重若轻、从容淡定的风范被尧乡信合儿女牢记心间。
    2006年,当浮山县信用联社曝出案件风险时,他又临危上阵,被任命为省联社临汾办事处筹备组组长,积极运筹,多方努力,使一场风险化险为夷。
改革潮头搏先机
    从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决定》的颁布实施算起,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进行了9年,9年来,这场牵动着亿万农民和中国未来的改革仿佛是一场带着镣铐的舞蹈,不断在“灵活”与“规则”中间寻求平衡点,卢天录以其先进的理念和工作创新在农村金融的泥潭中脱颖而出,在尧都信合确立了“一个定位、两大战略、两项服务、三件实事、四项工程,一个品牌”的“尧都模式”,使尧都区信用联社迅速发家。2002年6月全国政协、人总行、中国金融学会联合在京召开的“信合现象暨现代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上,他作的经验介绍被全省、全国农信社推广。自从2004年尧都区信用联社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经营成果、人均创利、员工年收入创下全省县级联社四个第一,至今,尧都区信用联社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县(区)级联社,各项经营指标在全省县级联社名列前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卢天录认准这点,他坚持“不给失败找理由,只给成功想办法”的理念,面对金融业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各种挑战,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在加快高科技电子化建设过程中,先后在全市所辖联社全部实现通存通兑。2006年3月1日又在全省县级联社中率先成功发行了天河卡。之后,又成功开通了大额支付系统上线,使信用社的金融服务一步一个台阶,稳健而又快速地崛起。
    品牌对客户来说,代表着信任、放心、舒心、顺心;对信合人来说,品牌就是财富、承诺、象征、范例;品牌可以拓展市场,占领市场,创造更多附加值,可以使农村信用社成为一棵参天常青之树。
    自2002年9月,卢天录带领尧都信合走上了品牌化经营之路,以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为指导,确立“身子立在农村,脚要迈向企业,双手托起市场”的经营新思路,强化“地毯式”服务和星级服务,组织开展了“千家企业进信合”、“万名红娘情牵信合”、“十万学生唱信合”、“社区服务一卡通”、“把信用站建成农村经济服务活动中心”“五个一”活动,并将“五个一”活动上升到经营品牌的高度,在国家工商局注册成“瀛信企、巾帼情、栋梁情、尧乾澍、天河卡”“五个一”品牌。各项经营指标也呈现了“井喷式”增长势头。
    卢天录是个很爱学、善学的人,他利用空闲时间学完了《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有效执行》、《细节决定成败》等120余本管理新书,现正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让信合人由衷地佩服的是:“卢主任给我们开会或是讲课,经常不拿任何书面材料,一开口就能讲一上午,不仅新词句、新点子迭出,而且逻辑性、指导性、实用性很强,经常让我们有茅塞顿开的感觉,都舍不得离开。”正是这种学习精神,让他思路永远超前。
爱在心头孝为先
    卢天录是个孝子,只要他在临汾,每周至少回村里看一次75岁的老母亲,他说:“只要回到家,在外面再苦再累也忘了,一见到老母亲就觉得自己还不大。”
    老吾老心及人之老,从2006年起,尧都信合给职工发放了让社会为之瞩目的保姆费、孝敬老人费等6项补助,为了让这些补助能真正落到老人手里,他要求给老人们一人一张天河卡,每月直接将补助打入老人卡中。
    多年来,卢天录牢记自己是个农民的儿子,始终坚持爱民如父、爱社如家、爱岗敬业、爱兵如子、爱客如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了“嘴不馋、手不伸、心不贪”,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悲所失,不为誉所喜,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诱,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在他的带领下,临汾信合航母即将出海远航,我们祝愿信合航母永远直挂云帆、劈波斩浪!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