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宋官员包拯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516
本馆由[ 多彩人生 ]创建于2009年12月30日

包拯其实并不是黑人

发布时间:2012-05-26 13:52:57      发布人: 多彩人生
“其实包公并不黑,而且可能挺白净的。”青岛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唐致卿告诉记者,历史上关于包拯的史料记载其实并不多,《宋史·包拯传》只有500多字,现在对包拯的研究大多是借助他给皇帝上的奏折 、陈条等。记者经过采访学者和查阅资料发现,历史上的包拯确实是一名清正廉洁的好官,但在他的身上流传的故事却有太多的泡沫。

  包拯(999—1062),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宋仁宗年间进士。曾奉命使契丹,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路转运使,开封府府尹,三司户部副使等职,授龙图阁直学士。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终年63岁。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不阿而著称于世。

  家庭 官二代的大孝子

  在许多传说中,包拯有个不幸的童年,据说他的父母早亡,是在嫂子的抚养下才长大成人的。然而根据史料记载,包拯生于一个衣食无忧的官宦家庭,父亲包令仪曾做过刑部侍郎,包拯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包家还与北宋另一位名臣文彦博家结为了世交。他还是个大孝子,为了照顾父母,他考取了功名也不出去做官,直到38岁时,父母都去世后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宦海生涯,做了一名县令。

  包拯的脸到底黑不黑呢?翻遍所有的史书都没有关于包拯长相特异的记载,所以包拯的长相应该和当时的常人无异。在故宫南熏殿里有一副包拯的画像,画中人物白面长须,他的后人也认同了包拯并不黑的说法。至于头上的月牙儿,更是后人为了表现包拯“日能断阳,夜能断阴”而加上的。

  包拯先后娶过两任妻子,并有一个小妾,而且这个“小老婆”还给晚年的包拯生了个儿子,后来也做了一名爱民如子的好官。不过今人很避讳此事,因为大家都觉得清官只能有一个老婆。

  事业 开封府只坐了一年半

  提起包公,人们想到的都是“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但实际上,包拯在开封府尹的位置上只坐了一年多。

  虽然包公怒斩陈世美的故事广为流传,但其实历史上,宋朝并没有一个叫陈世美的驸马,包拯也从没办过这样的案子。此外被人津津乐道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也是如此,宋朝确实发生过皇帝认亲生母亲的事,但这件事没有包拯的参与,而像传说中的展昭、公孙策等人在史料上也查不到关于他们的记载。

  《宋史》中关于包拯断案只有一个记载,那就是他在当县令时,县里一户人家的牛舌被人偷偷割去了,主人求包大人帮自己抓出凶手,但包拯表示:“你不用担心,先把牛杀了偷偷拿到市场上卖就行了。”主人依照包拯的吩咐做了,不久就有人来举报该主人(宋代法律不允许私自宰杀耕牛),这时包拯大怒 ,说:“就是你这人割了人家的牛舌,现在又想来告人家。”该人听后吓得只好承认了罪行。

  直到58岁,包拯才当上开封府尹,并且只当了一年多就升官调走了。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把号称最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因为他敢于惩治那些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并坚决抑制府吏的骄横之势,最后63岁的包拯病逝于枢密副使(北宋最高决策机关成员)的位置上,被追谥孝肃,后人因此尊称其为包孝肃公。

  值得一提的是,包拯与许多著名人物都曾同朝为官,比如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等,他们对包拯的评价也非常高。

  为人 唾沫喷到皇上脸上

  欧阳修虽然认同包拯的清正,但他曾弹劾包拯“素少学问”,这并不是指包拯没有文化 ,而是说包拯为人太过耿直,不懂变通,不会做官之道。据记载老包是个很严肃的人,宋代的孩子就编了歌谣唱道:“老包笑,黄河清。”难怪整天阴着脸的他会被后人传为“黑脸”。

  宋仁宗想提拔自己爱妃的伯父做大官,包拯却认为此人没有什么才能,因此坚决反对。官员王逵在地方横征暴敛,包拯得知后先后七次上书请朝廷罢免他,甚至把唾沫都喷到了皇帝的脸上。宋痒当了七年的宰相一没贪污,二没枉法,包拯依然要上书弹劾他,理由是他不办实事。

  包拯为人,不结朋党,不避权贵,临终前他还规定,如果子孙后代有人做官贪污的话,就不算是包家人,死了也不能进祖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