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的妻子王全桂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55492685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2年03月21日

王全桂年轻时有个好友叫邢凤云

发布时间:2012-03-21 22:45:29      发布人: jackson
例三:老伴年轻时有个好友叫邢凤云。邢有两个孩子,家庭生活窘迫。邢的爱人是鞍山市评剧团的灯光师,“三反五反”时因犯贪污罪被判了四年有期徒刑。这真好比雪上加霜!我老伴是个热心肠,见不得这个。经常周济邢家钱和物品,还给孩子买吃的。我们闲聊时每当谈到邢家的遭遇,她都珠泪连连。她忙里抽闲陪着邢凤云到“月明山”监狱去看邢的爱人。唉!叫人意料不到的是两年后邢凤云突然死在家中!她的女儿到我家里报丧。

   闻讯不亚于晴天霹雳,我和老伴跑着到的邢家,王全桂抚尸大哭。丧事是街道上帮助操办的,家中只剩下两个苦命的孩子。老伴同我商议,要把俩孩子接到我家来住,以便照料,这一善举我当然支持 。几天后,两个孩子住到我家里,从此一日三餐,梳洗护理成了老伴生活的一部分。

   后来街道干部来家动员我老伴:街道上已联系好了孤儿院......。我老伴舍不得,俩孩子也哭,但没办法,政府出面了,只好支持照办。

  直到邢的爱人出狱,此间我老伴还到孤儿院给孩子送物品。回来介绍说“俩孩子很好,衣服、用品都是统一的,以后光送点吃的就可以了。”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我老伴是名普通妇女,能如此扶困济危,为朋友两肋插刀,实在是不多见的。往事随笔鈥斺?<wbr>说说我老伴的故事

   例四:上世纪的1987年我应邀到内蒙呼和浩特写书,准备出版“童林传”,我老伴随行。我们坐的那趟车需在京换乘。当年北京站人满为患,挤了半天我们也没买上去呼市的票。怎么办?我急得要命!也是她灵机一动说:“别急,我试试去。”说罢,她挤出人群,我仍坐在提包上发愁。过了一会儿,我的老伴兴冲冲的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位身着铁路服装的女人,该女人细高挑儿,五官清秀 。老伴介绍道:“这位是北京站的副站长小邬同志,她可以帮咱解决火车票。”我与邬站长握了握手,寒暄。此时,美女副站长招呼两个工作人员过来帮我们把东西拎到二楼站长值班室。

   邬站长热情的给我们倒着水说:“ 欢迎单老师来我们北京站换乘。方才师母全对我说了,没票是吧?好办,我已派人找列车长去了。”

   我客气了几句。另外一位女负责人笑着问我:“到内蒙录书啊?”我不便解释,点头说是。

    一会儿,开往呼和浩特车的列车长来了。邬副站长向他交待后,那位列车长说:“没问题。”又说:“离开车还有五十分钟,那就请单老和师母到车上去吧。于是我们告别了邬副站长,在列车长的帮助下,登上了去呼和浩特的列车!瞧,一道难题就这么迎刃而解了。

    当然了,我老伴最大的特点就是个“自来熟”,到北京站值班室“自报家门”,赶上邬站长还是我的忠实听众。

   老伴把一生全都奉献给了我、一双子女及亲人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俗称“张罗”命。“文革”先后对她来说更是灾难重重。我被揪斗,她也未能幸免,家被“造反派”抄了数次洗劫一空。她带着孩子东躲西藏,周旋于城里城外......,此中之苦难以言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