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洲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0255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07日

徐斌洲-生平经历

发布时间:2010-12-24 14:04:58      发布人: 天堂天使
       1912年10月1日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高桥区徐家畈村。7岁入私塾,两年后因家贫辍学。10多岁起给地主当小长工,后到河口镇烟丝店当学徒。历任少共陂孝北县委青工部部长、少共区委书记、共青团陂孝北县指挥书记。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县独立营党委书记、团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七师八十团政委、模范政治部主任。
  1927年黄麻起义后,加入河口城市工会和工人纠察队。1930年4月起,任县武装指挥部青年部长,县独立营党委 书记,县独立团政治指导员、少共团委书记。1931年8月随县独立团编入红军独立第1师第1团,任团政治处主任。11月调任红四方面军第12师34团政治处主任,后协助团长许世友指挥部队参加了黄安、商潢、潢光等进攻战役和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陂孝北县委青工部部长、区委书记,共青团陂孝北县指
  挥部书记,县独立营、团党委书记,团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七师八○团政治委员,模范师政治部主任。
  1932年秋在“肃反”中遭诬陷被降职为团宣传股副股长。翌年2月起,任红9军27师第81团政治处主任、第80团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仪南、营渠、宣达、广昭、嘉陵江等战役。在嘉陵江战役中,他英勇作战,身负重伤,并失去左眼,仍坚持不下火线,受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嘉奖和高度评价。长征中,先后任红9军教导师政治部主任、红31军第93师279团政治处主任。到陕北后,随部参加了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初期,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留校任政治部组织干事。
  1938年8月随八路军鲁东游击纵队赴山东,11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兼中共鲁东南特委书记,后任第3支队政治委员,第3旅政治部主任,清河军区政治部主任,任赴山东干部大队副大队长,带队离开延安到达沂蒙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徐斌洲任山东军区第七师政治部主任、政委,率部急弛东北参加了清河区1943年反“扫荡”作战。1944年起任中共渤海第4地委书记兼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山东军区第7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参加了山东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和大反攻。抗日战争胜利后,与杨国夫率第7师进军东北,参与指挥了山海关阻击战。1946年9月 起任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政治部主任兼第17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43军128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49军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辽沈战役,六纵队在此战役中歼敌3.6万余人。1948年1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四十三军一二八师政委,参加了平津战役。 参加了东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和辽沈、平津、宜沙、衡宝等战役。在辽沈战役的攻打锦州作战中,指挥所部第17师勇猛冲杀,迅速攻占守敌兵团司令部。战后,第17师受到东北野战军总部通令嘉奖,所辖第49团8连被授予“猛虎尖刀”连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天焕所率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原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徐斌洲同志任某军政委。回国后,徐斌洲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政治部主任、军事学院副政委。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2年回国,后任军事学院干部管理部部长、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徐斌洲被授予中将军衔。不久调地方工作,先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部、第八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徐斌洲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60年4月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后任国务院农业机械部、第八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顾问。1995年经中共中央批准,按正部级待遇离休。是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6年12月27日在北京逝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