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爱永存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56964411
本馆由[ 洋海 ]创建于2011年01月18日

给父亲的悼词---杨玉海

发布时间:2013-11-20 12:57:02      发布人: 洋海
        尊敬的各位长辈、亲友、父老乡亲们: 2011年7月23日上午十时二十分,我最伟大的父亲溘然长逝, 享年92岁。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在这里沉痛悼念我的老父亲---杨忠信。 首先,我代表全家感谢 大家在百忙中亲临亡灵前和我们一起为我的老父亲奠行(鞠躬)。
        在此,我受老父亲生前嘱托,代表全 家为我老爸致悼词: 我老爸出生于1919年11月4日(阴历9月12日),祖籍沈阳市祝家乡龙三家子村,出 身于一户农民家庭,排行第五,读过私塾、高小文化。17岁同我老妈结婚 (我老妈已于2010年1月5日以 93岁高龄先他而去)。
        1937年冬,18岁那年,他没能躲过日寇的三次抓壮丁而被捕,被迫学习汽车驾驶,在沈阳北大营为日 本军官开车。1945年初,日本投降在即,老爸冒着生命危险,将满载汽油的八辆军车开往八路军驻地,立 有大功而被晋升为八路军汽车连连长,并配有警卫员一名。这期间曾为抢先挺进东北的时任八路军师长的 曾克林、唐凯开车。为此,老爸曾偶或炫耀过。
        1948年,大军南下,因老爸的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 而未能放行让我老爸随军“南下”,成为我老爸终身遗憾...
        1948年下半年,曾和几位信奉孙中山“三民主义” 的同事,集体加入了国民党。同年秋季,国民党溃败时,曾将东北剿共总司令卫立煌秘密送往沈阳奉集堡 机场,此事也使老爸沾沾自喜了一辈子。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老爸响应祖国号召,开着跑车,雄赳赳,气昂 昂,跨过了鸭绿江,参加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这也为老爸的一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58年秋,老爸随工作单 位辽宁省工程建筑总公司辗转到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工作。
        1961年冬,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响 应国家号召,自愿回家务农,经人介绍落户到杨官屯。
        1964年春,在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感召下,老 爸参加了四川渡口市即现在攀枝花市的建设,一去15载,直至1979年光荣退休。
        届时,老爸同厂方据理力 争,为三儿子争取了在该企业接班。
         “文化大革命”期间,老爸因上述历史而被打成“三开”份子,被多次批斗、作书面检查,三年不许回 家探亲。1979年,也就是退休前,组织上给予平反、洗冤。
         老爸一生经历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和改 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时期。
        老爸一生和大多数人一样,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但他在我们儿女眼里却是如此的崇 高和伟大。他一生勤俭、吃苦耐劳。他在攀枝花市工作十五年时间里,从未给自己买过新衣服、甚至鞋子袜 子...甚或一年一度的探亲假(乘坐几天几夜的火车)也没舍得为自己买一张卧铺票! 他省吃俭用,而将工 资全部寄回家里供他的子女读书。
        尽管如此,他却不吝为自己的长子和次子各购置了一件颇为奢侈的麂皮 夹克。这不仅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亦不无奢侈。
       他还为未能为自己的2个小 儿子买到而常常自责、叹息不已。
       老爸不辞劳苦,即使在他退休后,仍然风风雨雨足足劳碌了十年之久。
       老爸早年离开闭塞的山村,饱尝 单打独斗和兄弟间隔阂的困扰,他曾不无感慨地对我说过:“兄弟间不要分的那么清,什么你多少、我多 少。要相互帮助,相互团结才是。做人要大度、宽容、厚道!不要斤斤计较。”他还曾引用老子的话说:“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爸这崇 高境界将影响我的一生!
        老爸一生乐观向上,喜欢看电视,读报纸,关心国家大事。他常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曾几何时, 遇到医治麻风病人时,在医生、护士都不愿意、不敢接触时,老爸一人担当,自己开车将麻风病人护送到麻风病专属 区治疗。
        老爸一生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多学习、勤思考;习书法、学日语,他最喜欢用他那语法不通的日语, 同我对话。
        老爸辛苦了一辈子,太累了,您静静的休息吧!相信您定会一路走好,含笑九泉的!因为您常为儿孙们 各有自己的事业而欣慰,常为自己“四世同堂”而满足。
       老爸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不畏艰辛、自强不息的高大形象却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脑海里,仿佛依稀冥冥 之中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
       “一间油毡纸低矮简陋的土坯房,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的早晨,人们都还在熟睡时,肩挑劈材满载而归的 人;一个身着满是油污、满是补丁的工作服,不为自己,但为儿女的人;一个忍受长途跋涉几千华里,一百 多小时不坐卧铺不顾劳困,匆匆往家奔的人;一个不顾个人安危,只要国家号召就积极响应的人...”
       老爸带着对亲人们的深深眷念,永远的走了!虽然他没能给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却为我们留下了许 多精神财富,我们将世代传承下去,以告慰老爸的在天之灵。
       老爸就要驾鹤西游去见我老妈了,想必您定会保佑你的儿孙们平安幸福的!老爸,您的精神与天地共存, 我们将永远怀念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最后,让我用我老爸曾写给我的信中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来做结束语:“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了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老爸安息吧!

                                                杨玉宝、杨玉祥、杨玉燕、杨玉龙、杨玉海 不孝儿女泣上

                                                                                  2011年7月25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