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笑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6097718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8月16日

高笑林-人物生平

发布时间:2010-10-14 14:13:0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幼年

  1926年,高笑林出生于天津一个相声艺人家庭里。自幼家贫,6岁丧母,他和3岁的妹妹只得依靠祖母照应。父亲高桂清是相声界前辈,当时虽只有30岁,但未再娶。在高笑林10岁的时候,虽然家贫,父亲还是把他送进学校。不料,第二年抗日战争爆发了。兵荒马乱,家里连两顿棒子面也吃不上,无力量供他上学。天资聪明的高笑林,11岁跟着父亲到天津东兴市场连兴茶社学艺。天生勤快善良的他,每天要边劳动、边学艺达十一二个小时。父亲高桂清是个为人很厚道的人,他是连兴茶社的掌班人,每天他比别的演员演出的都多,尤其是在饭口,主动让别人去吃饭休息,他一个人顶着演出,但每天的分配和大家一样,平均劈帐,至于学徒的儿子高笑林更没有什么特殊待遇,每天的收入只相当于老师们的三十分之一,将就着够买两碗面条的钱,因此,他们爷俩在众演员中至今还流传着良好的口碑。

拜师

  高笑林14岁时,拜在相声泰斗马三立门下为徒。苦难的童年生活使高笑林清楚地知道,要想摆脱贫困,只有埋头学艺,早日成才,成为一个有较高水平的相声演员,才是唯一的出路。从此,他下决心苦练。每日清晨,天不亮就起床,面对砖墙苦练基本功,为了吐字清晰有力,他把自己学会的贯口话和绕口令,连续地背练无数遍。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冬,都从不间断。这给他后来的表演,吐字清晰,发音洪亮,节奏准确,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学习各位老师的长处,无论哪位表演,高笑林都在一旁细心地听,认真地看,反复地揣摸他们的语言特点和表演风格。这期间,他学了不少相声段子和许多相声包袱(笑料)及其表现手法。在这些老师中,除了恩师马三立,还包括当年在天津已成名的相声演员刘宝瑞、马桂元、孙少林以及自己的父亲高桂清等。对此。他还至今铭记不忘。

小“汆底”

  1945年日寇投降后,随年仅19岁,却已是饱经风霜且技艺成熟高笑林,为了寻找先期来济南晨光茶社参加开业的父亲,来到了山东济南大观园晨光茶社.这时的晨光茶社,正是如火如荼的最旺盛时期,可谓名家荟翠,精彩蒸腾。一个很正规又高雅的相声表演团体,聚集着李寿增、孙少林、刘宝瑞、郭全宝、刘广文、王长友、袁佩楼、王树田和他父亲高桂清等相声界大腕和相声名家。高笑林如鱼得水,他博采众家之长,在他们各有特色的相声艺术影响下,高笑林在相声艺术上得到了超凡的提高,说、学、逗、唱,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很快,他以炉火纯青的精湛演技,赢得了济南观众认可和喜爱,已经是能在晨光茶社安排在倒二,也称小“汆底”(相当于最后一个压轴节目)的人物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