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均正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687
本馆由[ 天堂墓匠 ]创建于2009年12月31日

顾均正-翻译著作

发布时间:2010-12-24 10:03:24      发布人: 天堂墓匠
与赵景深、徐调孚等人翻译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的作品,编辑《世界少年文学丛刊》。30年代后,他的业余编译创作转向理化方面。顾均正从事科学方面的写作始于1931年,最初翻译了法布尔的《化学奇谈》,以后又翻译了《每日物理学》,刊登于《中学生》杂志,同时他为开明书店编写了《开明自然课本》,当他接触到中学生以后,他以工作为转移,开始关注理、化方面的科学文章,翻译出版了科普方面的作品《化学奇谈》、《物理世界的漫游》、《乌拉波拉故事集》,同时发表一些有关科学方面的小文章。在《中学生》创刊号(1930年1月)《科学零拾》栏目中,写了三篇小文章,题目是:《弹性的现在》、《一个关于迷信的测验》、《细胞的形状》,正中融知识性和科学性的小文章,几乎每期都有。1934年应陈望道邀请,在“太白”半月刊写科普小品,自此40余年专心于科普读物的开拓,将作品收集成册出版《越想越糊涂》(1935年)、《科学之惊异》(1941年)、《电子姑娘》(1941年),1939年他创办的《科学趣味》杂志,同时编辑了一套《少年化学实验库》,这在当时的青少年科学爱好者中,发生了不小的影响。后来写的一些科学小品,刊登在《周报》、《新文化》、《科学大众》等杂志上,于1948年合成为《从原子时代到海洋时代》出版。1939年顾均正与索非先生合办起科学杂志《科学趣味》,在第一卷上发表小说《伦敦奇疫》,这是他为科学普及开发的新品种,还写了《性变》、《和平的梦》、《在北极底下》等3篇。《在北极底下》是科幻小说集,内含《在北极底下》、《伦敦奇疫》、《和平的梦》三个短篇,当时中国抗战烽火正烈,世界大战的危险也已经逼近,顾均正的上述作品能够把握时代特点。比如《和平的梦》,讲的是某国科学家发明了能够改变他人思维的无线电波,然后通过这种电波影响敌对国家的人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