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均正-科普著作特点
发布时间:2010-12-24 10:06:49
发布人:
天堂墓匠
顾均正科普著作的特点之一,是联系实际。他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例如,他讲物理知识时,就经常通过一些深入浅出的事例来解释生产上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使读者通过这些活生生的具体事例,很快地就能理解物理知识。其次,他的科普作品多半是以具有初中水平的工农青年为主,在每篇文章中总是尽量照顾到他们的接受能力。他善于提出许多新颖有趣的问题,用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深入浅出的描述和活灵活现的比喻,从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往往使读者爱不释手。但他不是为趣味而趣味,在趣味中没有忽略作品的思想性。第三,他的科普作品严格地忠于科学,是名实相符的科普作品或科学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既注意文采和形象性,又具有严格、丰富的科学思想内容。他常常运用故事、小品、连环画。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笔酣墨畅、意趣纵横他讲解科学道理,令人读了之后顿开茅塞,并感到心旷神怡。他的若干著述,都经住了时间的考验,这与他作品中严格的科学性是分不开的。他往往善于通过科普著作给读者提供打开知识的钥匙,使读者能够举一反三,提高科学思维能力,起到鼓励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作用。第四,他的科普作品中占一定份量的是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成就方面的材料。例如,他从三十年代起就比较全面地整理了我国古代有关指南针、火药、灌溉等方面的科技遗产。他在《水车》一文中,自豪地介绍了我国各种灌溉工具的悠久历史后,又痛心地指出,我国农村没有用上水泵而继续沿用水车,“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这是很有见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