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重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72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04日

李尔重-传奇人生

发布时间:2010-12-23 17:49:14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李尔重是一位和睦博学的长者,乐观坚韧,纯真多情。那是2005年8月,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的作家和才子”的李尔重,将他那部皇皇500万言的《新战争与和平》手稿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被他的人生传奇深深吸引。

身埋半土追分秒 搜肠十年成大书

  进入古稀之年后,李尔重回到他的第二故乡湖北,开始写作500万字的《新战争与和平》。他花了3年时间奔波于图书馆、档案馆、战争遗迹,即使出访日本,也不忘到东京图书馆查找当年的《朝日新闻》。
  毕竟是垂暮之年,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李老平时很注重体育锻炼:游泳、打网球、爬山。“65岁时爬华山,5个山峰全走到;70岁时登峨眉,两天半时间走了二百一十华里。”李老的长子李为民对记者说。
  为了不受打扰,李老在客厅贴出告示:“余已年逾古稀,身埋半土,任重道远,秒争寸阴,犹恐心愿未了,抱恨归眠。来访晤谈,应在晚间,额外之求,恕不从命。”从1983年到1993年,这张告示贴了整整10年。
  李为民说,父亲革命一生,早淡看生死。他痛恨生病,因为“生病了就不能工作”。平时在家,即使插着氧气管,他也要读书、写文章。

相濡以沫六十年 情满长路四万里

  据省文联胡克庆先生介绍,1947年7月,李老与宋晓非结婚,60多年相濡以沫,互为拐杖。到晚年,宋老身体不好,住院近10年。“李老每天都到医院探视,风雨无阻。其实他们见面话也不多,只是手握着手,静静地坐着。”
  该说的,想必早已说过了。李为民记得,1966年末,中南局的围墙上贴出父亲是“叛徒、汉奸、特务”的大字报,“父亲预感到前路艰险,把一家人叫到一个小房子里,郑重地对母亲嘱咐:‘1,我一定会受审查,但坚决不自杀,自杀就什么也说不明白;2,我不是叛徒,你不知道,我自己知道;3,有党在,一定会给我做出正确的结论;4,也要准备万一,党也可能有万一之错,这个万一落到我头上,只能承受;5,今后我们将经历一段困难的日子,难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要做最苦难的准备。’”
  两个月后,李尔重被逮捕,每天早中晚三场批斗。宋晓非也成了“黑婆”,带着最小的孩子接受批斗,三个大点的孩子则被下放到海南岛。李为民记得,父亲被抓的第二天,母亲头上就生出一绺白发。等到父母再见面,已是四年零三个月后。
  记者曾专门驱车计算从宋老住院的中南医院到李老位于水果湖茶港的家,来回约5公里。十年下来,李老差不多走了4个“万里长征”。

枪林铺通胜利路 弹雨锻就英雄魂

  南征北战,穿枪林趟弹雨,应该有无数传奇故事,但李老却很少提及自己的英雄往事,也不同意写自传。作为李老的长子,李为民还是从父亲当年的战友、同事口中,得知父亲不少英雄事迹的。
  如1947年铁道兵团成立,李尔重任宣传部长和党组成员。辽沈战役开始前,铁道兵团冒着国民党飞机的轰炸扫射,把四野主力部队、装备和补给物资运到锦州外围,为3天攻下锦州抢得先机;国民党军撤出唐山时,破坏了唐山通天津的铁路。李尔重带领铁道兵一个营到唐山,和工人们一道,24小时恢复铁路,为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李老亲口给孩子们讲述的,却是自己两次“走麦城”的经历。“1941年,父亲任冀南军区武装部长。一次,他带着区武工队破坏公路,返回时与埋伏的鬼子遭遇,民兵被打散,父亲小腿中弹,从交通壕跑进森林才脱险。”
  “1943年,鬼子和伪军包围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机关。父亲指挥队伍突出重围,却不见正副司令员和参谋长,又带着警卫员返回,发现他们都牺牲了。再次突围时,警卫员也牺牲了,他的手也被打伤,只得躺在村边小河里佯装死去,幸好被老乡晚上营救,躲过一劫。”这段历史,“文革”中成了李老的“叛徒罪证”,后来找到当年营救他的老乡,这才真相大白。

垦田种菜求俭约 位高权重不徇私

  李老曾是中国书协湖北分会名誉主席。他告诉记者,写字于他有“养命”之功。当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给北大图书馆抄书,小楷,每千字两毛;给教授抄稿,小楷,每千字一毛。”
  1933年,北京地下党组织遭严重破坏,李尔重凭着抄书积攒的钱和朋友馈赠,得以东渡日本求学。
  一箪食,一碗羹,当思来之不易。对于父亲的艰苦朴素,李为民感触良深。“父亲任武汉市委第二书记时,在屋边开垦一块地种菜,衣服、鞋子坏了也自己修补。1960年到广州工作,他也开垦一亩菜地种菜,还送给邻居吃。”在孩子们的眼里,李老更像个农民。
  李老对子女的教育也十分严格。李为民说,当年他从华中工学院毕业时想出国,请父亲给外交部的熟人“打个招呼”,被父亲一口回绝。
  数十年担任高级领导职务,李老没给在农村的家添一砖一瓦;子女也都未得到特别关照,既没谋得官职,也未借权谋私发财。
  李老先后给自己取过6个别名,其中一个叫“荷戈老兵”。内心深处,他把自己当成一个不释戈戟的老兵,奔突出跌宕的传奇。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