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辛亥人物潘受之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7617899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10月09日

粤籍华侨商人潘受之嫡孙讲述阿爷鲜为人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1-10-09 10:29:35      发布人: 一米阳光

  

 

  孙中山先生给潘受之颁发的“旌义状”。

  “旌义状”已是“镇馆之宝”

  除了“通行证”,斑驳的墙上,一张“旌义状”和一张“委任状”显得格外耀眼,上面“孙文”的亲笔签名和大大的红印仿佛在讲述着潘受之当年为革命慷慨解囊的义举。“这就是阿爷倾其一生、倾尽家财资助革命的最好证明。”潘海夫说。记者看到,这张“旌义状”颁发于民国元年,也就是1912年农历3月初一。以朱红色缠枝纹花为边,嫩绿底色。上面写着“潘受之先生于中华民国之始,踊跃输将,军储赖济,特给予旌义状,奕代后民,永多厥义,此旌",落款是“临时大总统孙文”,并盖有朱红阳文篆体方印“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而“委任状”颁发于民国9年,上面也盛赞了潘受之捐助革命的光荣事迹,署名依然是“孙文”。

  “‘委任状’有很多,并不稀罕,后来给革命捐过钱的,不少人都有‘委任状’。可是这个‘旌义状’却非常珍贵,数量不多。因为必须要捐了好多钱,并且一路支持革命的,才有可能在民国伊始,由孙中山亲自颁发‘旌义状’。”潘海夫介绍道。

  据了解,目前挂在潘海夫家里的“旌义状”是仿制品,而真品现已被广州大元帅府博物馆收藏,是国家二级文物,也是大元帅府的“镇馆之宝”之一。大元帅府评价该旌义状“虽经近百年沧桑,但颜色仍然鲜艳且保存完整,实在是难能可贵”。

  卖厂卖屋捐款助革命

  据史料记载,潘受之行医期间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加入同盟会, 他不但自己倾资捐助以助国民革命,还与邓慕韩、邓青阳、居正等革命人发动募捐。并在坤甸副埠、新加坡、八打威等埠创办《华侨日报》、《中兴日报》、《晨报》等报和图存学校、德育女子学校以及图存阅报书社、民峰社剧团,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揭露清朝统治者的罪行,声援国内革命,激励华侨同胞起来斗争。其爱国行动深得孙中山赏识。

  “阿爷加入同盟会时还很年轻,才34岁,事业如日中天。但他为了支持革命,不但把多处物业卖了,还忍痛卖了自己一手创办的2间药房和药厂。卖的钱全部捐给了同盟会。到底他捐了多少钱,我们现在也不知道了。只知道除了‘旌义状’和‘委任状’,我阿爷还留下好多革命债券,大部分都在文革的时候烧了,我记得其中很多都是‘一百元’一张的。”潘海夫痛惜地说。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