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渭南奔走忙
1946年,张恒英被提升为少将副旅长,实际被剥夺了兵权。错过了起义机会的他,之后长期在家"泡病"。1948年10月,张恒英在富平被我人民解放军俘获。
被俘后,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过去的老上司赵寿山会见了张恒英。1949年1月,解放军派张恒英潜回家乡,做敌伪地方武装策反工作,配合一野二军进军渭北地区。
回家后,张恒英昼伏夜出,多方奔走。串联蒲城、富平、渭南地方武装头面人物薛少龙等人,做其思想工作,促其投诚起义。并和渭南县地下工委书记权秉华取得了联系。
1949年2月24日,渭北下邽一带首次解放,张恒英出席了在官底下薛小学召开的首次工作会议。会议派他到固市镇召开渭南县河北地区原国民政府十二乡乡长会。听说张恒英开会,12个乡长喜出望外齐刷刷都来了。张恒英耐心向他们讲解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及人民解放军对敌军的"八项基本政策"。会开得很成功,会后各乡长均按期率领队伍到指定地点上薛村。交出长短枪共1200余支、机枪10余挺。为渭北人民政府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渭南县政府东移合阳期间,县工委命张恒英将起义的地方武装整编为一个支队,张恒英任支队长,权秉华任政委。5月21日,渭南成立了城防司令部,张恒英被任命为副司令。就任第二天,他即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渭南城防副司令的身份,渡河进入渭南,与敌渭潼警备司令武纬谈判。成为公开以共产党官员身份,进入敌占区渭南县城第一人。由于张恒英在地方的威望,双方很快达成共识,武纬表示愿意率部起义。5月23日,渭南县宣告和平解放。
1950年10月,渭南县筹备召开人民代表会议,张恒英被指定为特邀代表。被大会推选为县政府委员,任命为县政府工商科长。1955年调任渭南专署工商科副科长。后任民革渭南县第二、三届副主委、政协渭南县第二、三、四、五届副主席。1968年"文革"中受迫害含冤致死。1983年中共渭南县委为其彻底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