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庆临终前亲人与其告别
■ 曾素芳 袁启芳
4月11日21点46分,黔江中心医院手术室,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移植中心主任黄赤兵、重庆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工作人员周明英等医务工作者和工作人员为黔江区首例器官遗体捐献者李小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告别仪式后,器官捐献手术马上进行。这标志着重庆市第10例、黔江区首例器官遗体捐献者实现捐献。22点23分,器官捐献手术结束。李小庆的两个肾脏、一个肝脏、两只眼角膜,将分别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市眼库为其他患者带来生命和健康的希望。他的遗体将在第三军医大学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
临终关怀:母亲吻儿泪长流
4月10日18点,黔江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恶性脑肿瘤患者李小庆的母亲温世菊亲吻着儿子的脸颊,双泪长流。
21岁的李小庆很喜欢打篮球,他的身影却再也不会出现在篮球场上;小庆长得很帅气,他的同学和亲人却再也看不到他的笑容;他一直担心父母负担不起医药费,父母却再也听不到他叫一声“爸爸、妈妈”了……
此前,作为监护人的温世菊已根据儿子的意愿签下了《重庆市遗体捐献登记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
18点30分,黔江区卫生局局长冯本学、区卫生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程举光,以及李小庆的亲人、朋友,照顾他的医生、护士和一些素不相识的朋友也赶来送他最后一程。人们忍不住轻轻啜泣,在他们眼里,李小庆是个好小伙。
“小庆是在11日凌晨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的。”黔江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黄怀忠说,当时他深度昏迷,呼吸非常微弱,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母亲感慨:感谢大家的关爱
“大姐,您的儿子很伟大,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这是我们科室的一点心意,请您一定收下。”黄怀忠将科室19名医务工作者捐献的3400元钱交给温世菊。一位素不相识的市民也走过来,从兜里掏出50元钱,递到温世菊的手里。“大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一定收下。”
“给大家添麻烦了,谢谢大家!你们的恩情我们将铭记于心!”温世菊眼含热泪,向前来送李小庆的院领导和科室的医生护士们道出了感激的心声。
李小庆家往黔江区鹅池镇联盟村。去年9月8日被查出患恶性脑肿瘤晚期后,先后两次到黔江中心医院治疗。他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家里为他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债务。
2月6日,李小庆再次来到黔江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治疗。这次治疗使李小庆与神经外科的医生护士及病友们结下不解之缘,得到了胜似亲人的关照。
“科室的医生护士们都很好,他们从来都称呼‘小庆’,感觉特别亲切,有什么好吃的也不忘给小庆送来,就像亲哥哥亲姐姐一样。”温世菊说,中心医院实施2013贫困参保患者医疗费用减免活动,特别优先考虑,帮小庆减免了5000元医疗费用。
签字确认:父亲从鹅池赶来
20点许,李小庆的父亲李海从黔江区鹅池镇赶到黔江中心医院。为了给李小庆筹备医疗费用,他一直在老家做泥水工。
20点30分左右,第三军医科大学新桥医院肾移植中心主任黄赤兵、重庆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工作人员周明英等7名医务人员赶到中心医院。专家庚即对李小庆的遗体进行器官遗体捐献预评估。
周明英与李小庆的父母交流后,开始办理器官和遗体捐献相关手续。父母表示按照李小庆本人意愿,自愿无偿捐献器官和遗体,并分别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字。
周明英向李小庆的父母颁发器官和遗体捐献证明卡。她表示,她作为重庆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工作人员,将全程参与器官捐献手术全过程,并填写《器官捐献获取见证登记表》,以保证捐献工作的合法性。
遗体告别:高中同学连夜赶来
21点41分,黔江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李小庆的心脏停止跳动。亲人们排成两排,面向他鞠躬告别。小庆的姐姐也在从重庆赶往黔江的途中。她在电话里慰问父母表示安慰,并向李小庆告别。高中同学程科和赵干也赶来与李小庆告别。
社会认可:他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如果小庆的遗体器官捐献成功,这将是黔江首例。”宋巧玲说,李小庆的行为给大家作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促进了医疗事业,值得大力弘扬。
“李小庆是我们黔江人的骄傲。”冯本学说,李小庆生前有两个心愿,除了希望去世后捐献器官和遗体外,他还希望父母安享晚年。现在他的第一个心愿已经实现了,接下来,我们将组织单位职工为他募集善款,为实现他的第二个心愿尽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