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舰队315舰舰长蔡一清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28568
本馆由[ 3umlyn4 ]创建于2009年12月21日

中国海军的孤胆英雄蔡一清

发布时间:2010-10-16 16:35:40      发布人: 3umlyn4
"在我独处的时候,我听到奇怪的声音 A 是 B否

  我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使我感兴趣的事情 A 是 B否

  我爱我的父亲 A 是 B否

  我曾经有过很特别、很奇怪的体验 A 是 B否

  我不大怕蛇 A 是 B否"

  这几道费人思量的选择题是中国潜艇部队心理测试的一部分。有志于加入潜艇部队的中国新兵,必须首先回答282条"个性测试题"和60条"智力测试题"。笔试合格后,新兵还将面临三道关隘。只有通过心理考核所有项目的年轻人,才能成为潜艇部队的正式成员。

  "潜艇长期在海底作战,很少浮出水面,这就要求潜艇成员除了拥有健康的体魄外,还必须乐观、合群、性格坚韧。"潜艇学院的心理教官陈国民博士说。"我们通过心理测试,找出那些多疑敏感、情绪不稳的新兵,避免让心理素质较差的人走上潜艇的工作岗位。"

  2007年,心理考核在中国潜艇新兵的选拔中第一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约1000多名新兵中,近40人因为没通过心理考核,已经遭到潜艇部队的淘汰。

  像中国传说中的龙一样,潜艇游走在诡谲的万丈深渊,始终与黑暗和危险相伴。远航中,心理状态不稳的艇员会成为潜艇安全的隐患。因此,艇员的心理素质对于潜艇部队至关重要。

  潜艇新兵的培训除了设置心理学理论课程外,还建设了室内跳水的3米和5米跳台,锻炼未来潜艇战士的神经。一次次地走上高空跳台,垂直俯冲、激出水花。新兵们在充满刺激的训练中,被锻造成一个个拥有钢铁神经的坚强战士。

  潜艇内环境单调枯燥,生活条件艰苦,潜艇随时会进入战斗状况。即便是心理素质最好的艇员也难免面临巨大压力,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乘潜艇出海时,人特别容易烦躁。"潜艇某部的艇长蔡一清说。"潜艇内噪音大,空气污浊,生活用水很困难,烧水、做饭都需要水,每人每天的生活饮水都有定量,由副艇长控制。洗脸就只能用柴油机的制水,脸上总是粘糊糊的。"

  潜艇内,数百台电机、水泵、蒸汽机昼夜不停地轰鸣,折磨着人的耳膜和神经。油味、汗味混合起来的数十种有害气体,在人的肺部反复循环。在海底感觉不到昼夜变化,许多人的生物钟发生紊乱。潜艇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范志明说:"第一次跟随潜艇出海训练的时候,一连40多天见不到阳光,当时觉得简直难以忍受。"

  团队精神是中国潜艇部队最重要的精神武器。中国潜艇部队人人在心中牢记的一句话是:"100减1等于零"。军官心中没有等级观念,像对待手足一样对待普通艇员,有助于促进潜艇内风雨同舟、亲密无间的气氛。

  蒋东升已经在潜艇部队当了20年的声呐兵。他说,"无论军官还是士兵,只要上了艇,就必须相互配合、同舟共济。"

  "日常训练时,艇员之间也会为专业问题产生争执,甚至口角。但潜艇部队内部的团结意识很强,一起远航过的潜艇兵之间感情尤其深,就像兄弟一样。"蔡一清艇长说,潜艇远航时,"为了调动艇员们的情绪,指挥员会有意识地讲个笑话,开个玩笑,活跃一下艇内的气氛"。

  潜艇某支队的副支队长徐振峰回忆,有次出海训练十多天后,艇员们脸上都开始显出疲倦的神色,当时他是潜艇的政委,突然灵机一动,趁一个军士长不注意,在他的白色背心的背后画了只两栖动物。"那个军士长在艇里走到哪里,哪里就乐倒一片,他自己还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徐副支队长回忆起来仍是乐不可支。

  只要不出海,每周四晚上是潜艇水兵在基地的集体聚餐时间。"本着不喝醉的原则,大家可以痛痛快快地喝几杯啤酒。"蔡一清说。这一天晚上,再内向的水兵也要向战友们倾诉衷肠,关于女朋友、或者老婆孩子。

  不像驱逐舰和护卫舰可以编队出航,潜艇部队是中国海军的孤胆英雄,总是独来独往,肩负着保护海疆和维护统一的战略任务。在暗潮汹涌、不见星月的大海深处,他们始终能斗志昂扬。除了过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外,是团队精神、使命感和忠诚让他们保持着旺盛的士气、有一颗龙的心。

  《战斗快报》是蔡一清所在潜艇在出海训练时的小板报,每天出版一份,供全艇官兵传阅,刊登训练小结、国际时事和周边军事动态。一位战士在给报纸的来稿中写道:"虽然我们无法看到翻飞的浪花,但我们依然有正确的前进方向。维护祖国统一、领土主权完整是我们潜艇兵的忠诚誓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