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多发,不是吓你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胃癌的新发病例中,有42%的新发病例数来自我国;更可怕的是,平均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
更让人担忧的是,超过90%的胃癌患者到中晚期才来就医,此时患者的5年生存率将小于20%。在这个事件中,许医生所罹患的胃肝性腺癌是胃癌中一种可怕的类型,根据浙江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外科杜义安主任医师的介绍,这种病例,活得最久的也只有一年多。
这些症状需警惕胃癌
胃癌发病率高,年轻人可千万不要自恃年轻,不把自己的身体健康当回事儿!
专家提醒,以下症状需注意:
·呕吐
确诊的年轻胃癌病例中,呕吐的临床症状占了近四成。
·心窝部痛
这种痛不严重,与进食没有关系,安静休息时容易表现出来。
·上腹部饱胀感
通常吃一点食物就感到饱胀,不想再进食且伴有恶心等不适。
·胃溃疡患者无规律胃痛
胃溃疡癌变几率在2%到10%,如果胃痛的感觉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改变,比如可能是钝痛也可能是剧痛,并且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疗效不明显甚至是无效,应警惕癌变。
·嗝声不断
如果打嗝持续48小时以上,即可称为顽固性呃逆。引起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很多,胃癌也是其中之一。如果频频打嗝,应提高警惕。
当然,胃癌早期类似于溃疡病或胃炎,有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患上了胃癌。但是,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应定期做胃镜筛查胃癌。
这些人是高危人群
1、50至60岁,且常年有胃病的人;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特别是在儿童期就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
3、家族中曾有胃癌患者,特别是直系亲属的后代;
4、长时间饮酒和吸烟的人;
5、喜欢食用发酵、熏制食品者。
这些胃癌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1次胃镜检查,这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
防胃癌不必谈癌色变
普通胃癌,若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预防胃癌,这些要多吃
·素食要多吃
素食中富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成分具有抗氧化的能力,有助于保持细胞的新鲜和年轻状态,抵御癌细胞的攻击。专家建议餐桌上素菜要占到2/3以上,吃一口荤菜要再吃几口素菜。
预防胃癌,这些要少吃
·高盐食品
食盐本身并不含致癌物,但腌制过的食物,其高盐含量容易对正常胃黏膜保护层产生破坏,从而使胃黏膜上皮细胞裸露,易受致癌物质侵袭。少点盐,要特别注意不要频繁实用如盐渍萝卜和肉类腌制品、烟熏鱼肉等。
·剩菜
蔬菜烹饪后如放太久会在细菌作用下产生亚硝酸盐,食用后将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烧烤
烧烤中肉制品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会与肉里的蛋白质结合,并产生一种叫苯并芘的有害物。
·夜宵
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短,一般2到3天再生一次,而且都是在夜间休息时进行。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黏膜将得不到及时修复。
·烟、酒
吸烟不仅会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肿,还会使其他部位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此外,饮酒也应节制。
预防胃癌,这些要生吃
·大蒜
多吃大蒜可能对胃癌有防护作用。经调查发现,我国胃癌低发区域山东苍山县的居民经常吃大蒜,年人均大蒜摄入量是胃癌高发地区山东临朐县的6倍。大蒜防胃癌是因为大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大蒜素,它可降低体内致癌物形成,但是大蒜必须生吃才有预防的作用,熟吃或是腌制食用效果都不好。
预防胃癌,还有一点要记牢
·分餐制
癌症会“传染”。建议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最好实行分餐制。
除了要预防胃癌,其他一些高发癌症也要多加注意!下面这些要牢记↓↓↓
食管癌——太烫、太辣
据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食道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吃得“太烫”、“太辣”、“饮酒”是食管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人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吃得太烫、太辣会灼伤食管黏膜,不断刺激就会引起食管粘膜增生、变异,引发癌变。此外喝酒,特别是喝高度的酒,会直接导致食道黏膜出现烧伤,长此以往,反复刺激下,食道癌自然就会随之而至。
肝癌——黄曲霉素、酗酒
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全球超半数肝癌病人在中国。除肝炎导致肝癌外,很多人的肝癌都是“吃”出来的,主要是因为“黄曲霉毒素”和“酗酒”。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
江浙地区为全国肝癌高发区,和黄曲霉素有相当大关联——每年的梅雨季,食物容易受潮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同时,我们每天使用的筷子,本身就潮湿、易发霉,也很容易产生黄曲霉素。
此外,长期酗酒导致的肝癌也不容忽视。调查显示,近四成的患者是因酗酒而导致脂肪肝、慢性肝细胞损伤、肝癌。
(发霉的花生)
大肠癌——不吃蔬菜
俗话说“穷时伤胃,富时伤肠”,大肠癌是典型的“富贵病”。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这与我们摄入蔬菜过少,有着密切的关系。
引起大肠癌的主要原因是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过多。过多地吃这些食物,无形中会增加肠胃负担,降低肠胃的蠕动速度,食物分解慢,滞留肠道时间长,从而导致排便困难,毒素在体内积累,给大肠癌发生埋下伏笔。预防大肠癌,建议大家吃果蔬和肉类的比例控制在5:1,并保持每天一次排便。
肺癌——油炸烹调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病率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肺癌。肺癌的高发主要是因为“吸烟”和“厨房油烟”。通过长达5年的追踪调查发现,70%的男性肺癌患者死于吸烟,而在非吸烟的女性肺癌患者中,超过60%的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
油炸这种烹调方式,会产生大量油烟,其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不仅如此,食物中的蛋白质在经过高温油炸时,会产生苯并芘类致癌物。因此,建议大家尽量少油炸,炒菜时油温控制在80-90℃,不要等油锅冒青烟。煎炸时,食物表面呈金黄即可,不要焦。另外,厨房排烟设备要选择排烟效果好的。
胰腺癌——“三高”饮食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死亡率高、治疗效果差,也被称为“癌中之王”。与肠癌一样,胰腺癌也和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吃”得过多密切相关。
预防胰腺癌主要是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在饮食中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此外,还要杜绝暴饮暴食。
口腔癌——勿将槟榔当冰糖
口腔癌有60%左右的患者都和吃槟榔有关。其实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入了“黑名单”,和烟酒、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
例如在口腔癌高发的湖南、海南、台湾等地区,当地百姓就非常喜欢吃槟榔。此外,吸烟和饮酒也是导致口腔癌的原因。香烟中含有69种致癌和促癌物质,其中危害最大的尼古丁会直接刺激口腔黏膜,诱发癌变。而有些人喜欢饮烈酒,喜欢那种烈酒入口的“烧灼感”,其实这是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损伤,最终引发口腔癌。
乳腺癌——胆固醇摄入过多
除了和熬夜、压力大、爱生气等生活习惯有关外,乳腺癌也和“吃”有关系。胆固醇会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长期大量摄取动物脂肪,会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血中雌激素含量增高,而雌激素具有诱发乳腺癌的作用。
预防乳腺癌日常饮食应保持清淡,注意荤素搭配,最好以素为主。多吃蔬果及粗纤维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