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左拉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87953154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1月09日

左拉传记

发布时间:2010-11-09 09:25:2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十九世纪末。在巴黎的僻静街区,有一幢简陋的房屋,顶楼里住着作家左拉和印象派画家赛尚。两人生活清贫,但志同道合,奋发创作。左拉的一本描写妓女悲惨命运的小说《娜娜》问世后大获成功,为自己呕心沥血的巨著《卢贡.马加尔家族》增添新的篇章,这时在法国发生了轰动的德雷弗案件,德雷弗是犹太裔炮兵大尉,因涉嫌间谍罪,被捕入狱。他自己叫冤上诉,他的老婆慕名来向左拉求援。左拉了解案情后,深为德雷弗感到不平,于是呼吁舆论,发起了广泛的声援行动。左拉本人则遭到军方右翼势力的非难。不久,德雷弗被宣判无罪获释。左拉维护正义的行为博得公众赞许。一九○二年,左拉因煤气中毒而身亡。法国人民怀着悲痛的心情悼念左拉,作家法朗士发表了悲壮的悼词。左拉的遗体安放在旁代翁宫。
   现实主义作家左拉
  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一生写成数十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为《萌芽》。左拉的创作和世界观充满矛盾:一方面对现存的制度进行毁灭性的批判,一方面又对资本主义社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创作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其特色。早期作品短篇小说集《妮侬的故事》(1864)、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1865),脱不开对浪漫主义作家的模仿。后来,他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逐渐产生浓厚兴趣。在泰纳的环境决定论和
   克罗德·贝尔纳的遗传学说的影响下,形成其自然主义理论: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写作,对人物进行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分析;作家在写作时应无动于衷地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不必搀杂主观感情。但在左拉身上,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两种倾向兼而有之。他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启示,创作一套长达600万字、由20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巨著《鲁贡——玛卡尔家族》,反映了法国第二帝国时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描写罢工斗争的《萌芽》和反映普法战争、第二帝国崩溃、巴黎公社起义的《崩溃》最为重要。他还写了三部曲《三城市》、《卢尔德》(1894)、《罗马》(1896)、《巴黎》(1898),以及《四福音书》中的前三部:《繁殖》(1899)、《劳动》(1901)、《真理》(作家死后的1903年出版),第四部《正义》尚未完成。左拉因煤气中毒而逝世于1902年9月29日。他的《小酒店》、《娜娜》、《金钱》、《妇女乐园》亦十分著名。1908年,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以左拉生前对法国文学的卓越贡献,为他补行国葬,并使之进入伟人祠。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