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英先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90647826
本馆由[ 怎么回去古代 ]创建于2011年11月12日

“船主麟”的“凝聚力”——访泰国盛泰海运集团创办者郭国英先生

发布时间:2011-11-26 16:22:01      发布人: 怎么回去古代

 今年 7月上旬,记者闻知旅泰侨领郭国英先生回家乡潮州小住,便慕名前往其家中采访,发现家里聚集着好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们无不精神矍铄、谈笑风声。一问之下,才知这几位老先生、老太太都是郭老当年的高中同学,年龄最小的也有80岁了。老人们笑称郭老为“凝聚力”。经过一番交谈,我们才真正了解了“凝聚力”的真正来源,正是郭国英先生那份刻苦耐劳、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怀。

从药店小伙计到“船主麟”

抗日战争时期,“潮安县中”避难迁至归湖虎廊山洋村,10多岁的郭国英就读于该校初中部。毕业后在烽火连天之中,他越过了日寇的封锁线来到凤凰山考进金山中学,成为潮汕地区已故老教育家詹昭清先生的门生。年轻的郭国英在学时不仅中英文造诣甚佳,而且更备受传统美德的教育和熏陶,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战时在山区6年,郭国英先生接受了近乎军事生活的严格锻炼,使他具有坚强正直的性格,惊人坚韧的毅力,尊师爱友、生死与共的品德,精密的组织能力,高山大海般的胸怀。可谓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也为他后来步入社会,走好人生征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郭老来说,“郭国英”是读书名,而“郭伟麟”是创业名。如果说,一个人的生命的旅程常有三部曲,那么郭国英时期是前奏曲,郭伟麟时期才开始进入主题。在苦难的岁月里修完了高中学业后,1948年郭国英携妻来到泰国扎根创业。当他在曼谷采用郭伟麟这个名字之后,便到当时新药界着名的兴中药房办事,做外柜工作。当时,年轻的郭伟麟满怀信心,边干边学,短短数年,便通晓很多经营之道,也学了不少泰文。有了药房工作的积淀后,郭伟麟才于上世纪50年代走入了令他事业更加辉煌的航运业。

郭伟麟的父亲郭耀河老先生掌管着滨泰航运公司,人称“耀河船主”;伟麟作为长子也遵父命上船工作。从事航运工作以后,年轻的郭伟麟刻苦钻研业务,不但以优质的服务博得同行的赞誉,而且逐步熟悉了货轮的内部结构和航运企业的管理方法。当时泰国船只报关公文需采用英文,只有高中毕业的郭伟麟当时还不能胜任此项工作,但他凭借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便能使用英文报关,让同行们一时刮目相看。由于他认真执着的性格,苦干的精神,经过一段河海生涯,不久便也由普通船员而当起船主来,被人称为“船主麟”。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曼谷河流、近海的航运界,父子被称为“船主”者只此一家,贤名流传近半世纪,令人敬重。

船主麟在内河近海的航运工作中,深受客号的赏识。后来适逢政局有变,于航运不利,般主麟果断地弃船上岸。刚好当时有婆罗洲沙巴木材商人有意将木山权益出让给船主麟,并给予诸多优惠条件。船主麟在长期运输生涯中,也发现开木山虽苦但利多,早已有此心意,故一拍即合,于是又展开新的事业,船务暂停。郭伟麟在亲戚友人的帮助下成立了木材开发公司。以少量的资金,带领一批工人,向深山密林迈进。虽然高山野林少见天日、骤雨频至,而且渺无人烟、群兽出没。但郭伟麟毫不畏惧,他每天起早摸黑,自己驾车上山,与工人一道勘查,监督伐木、搬运,办理一切税务、木材特捐等手续,调度资金……几经栉风沐雨,郭伟麟终于闯出一片天地来,开发木材取得相当成功。船主麟老马识途,重新发展航运,将这些原木水运到曼谷,组成开采、贩卖、航运一条龙,获利更多。随着事业的发展,郭先生又与友人们重组盛泰航运公司。当时泰国正从新、马、印进囗大批原木和板材,盛泰海运公司适好赶上时机,脱颖而出。由于严格经营管理,声誉日隆,新加坡、马来亚、婆罗洲、印尼、缅甸、柬埔寨、安南……都有盛泰船只。而船主麟则日日夜夜,亲力亲为。草创之时,船到某一码头,船主总是随后便到;每只船的性能都了如指掌,哪只船抛锚,他一听机器声,望一望机械运转情况,便知问题所在,迅速调来零部件,常与技师一同动手,便将船修好,重上航路,使货物来去均能按时。因此,曼谷木材进口商一般都找盛泰船主麟,认为其快速、安全、可靠、放心。不到几年时间,郭先生便将船队更换一新。20世纪90年代,盛泰航运公司进一步发展成为盛泰海运集团。现在,盛泰海运集团更是如日中天,共拥有21条商船,总吨位10多万吨,其中,最大的达12000吨。

中泰文化交流的“运输大队长”

当自己事业有成之后,身处异国的郭国英先生更加心系祖国,心系潮汕这片热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泰两国尚未建交,未能直航。他就设法绕道香港深夜乘车回潮汕。即使在祖国动荡的年月,他依然坚信,总有一天,自己可以和朝思暮想的老师、校友团聚,可以为家乡奉献自己的赤子之心。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