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计生基层工作者楷模王桂珍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91039150
本馆由[ 逝者安息 ]创建于2012年09月13日

王桂珍用坚定和爱心融化偏见

发布时间:2012-09-13 06:50:18      发布人: 逝者安息
最初,由于“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人都很难理解计划生育工作,更不用说支持。王桂珍也成了全村避之不及的“多事人”。她已记不清多少次被人家拒绝和辱骂,经常一个人在家偷偷掉眼泪,有时甚至想到放弃。

  “再深的巷子,也能绕过那道湾。”王桂珍说,她没有被眼前的挫折吓倒。

  村里的叶芸芳有两个女儿,怀着想生一个儿子的想法,她不愿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王桂珍几次上门劝说她都没有成功,那时正值收割季节,王桂珍看到叶芸芳家人手不够,就丢下自家的农活,跑到她家帮忙收割。

  “那段时间她经常忙到不吃饭,自家的谷子还被雨淋湿了,我当时非常看不过去。”岳红平说。

  王桂珍的执着和真心打动了叶芸芳全家,说动了叶芸芳主动去采取了节育措施。

  “把育龄妇女当成自己的姐妹来对待,把育龄妇女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王桂珍经常这样说。

  村民高秀芳家本来穷得连孩子的奶粉都买不起,王桂珍知道高秀芳丈夫会开车,就主动拿出了6000元的积蓄借给他们买拖拉机,让高秀芳丈夫能出去赚钱,如今,高秀芳家里不仅盖了新楼房,还买回来了20万元的大型收割机,提起这些,高秀芳心里充满了感激:“要不是桂珍姐,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

  村民邓云芳文化程度不高,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的作业没人辅导,邓云芳心里十分着急,王桂珍知道后,读过高中的她,特意每天抽空给她的孩子辅导作业,如今,孩子上高中了,还念叨着王桂珍。

  王桂珍心里时刻装着一本帐,村里育龄妇女的身体情况、家庭情况、生日、联系电话都在她的“账本”里。“每年我过生日,都能接到桂珍姐的电话。”常年在广东打工的李金芝说。

  这样事情在王桂珍身上数不胜数,现在在王畈村,大家都亲切地喊王桂珍“桂珍姐”,王桂珍用坚定和爱心融化了大家对计生工作和她的偏见。

  谈到这些,王桂珍却笑着说:“计划生育是国策,利国利民,但是许多农村群众不太理解,我们计生专干就要担当起桥梁作用,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去,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