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计生基层工作者楷模王桂珍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91039150
本馆由[ 逝者安息 ]创建于2012年09月13日

王桂珍:炽烈燃烧的生命之火

发布时间:2012-09-13 06:58:46      发布人: 逝者安息

 计生工作难做、待遇又低,吃力还不讨好,没人愿意干。1996年下半年,村里计生专干岗位已经连续两年空缺。

    当年任村支书的王传涛把目光瞄准了王桂珍。短暂的犹豫后,王桂珍接受了挑战。

    上任不久,堂弟就给她出了难题。

    1997年3月的一天,堂弟媳万流芳来到王桂珍家,告诉她说:“姐,我怀孕了。”“啊!”王桂珍听后一惊。堂弟王奎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按政策必须是凭证怀孕、持证生育。“只差两个月了,你提前帮我们办个证得了。”王桂珍正思忖着如何做工作,堂弟媳明确地提出了要求。“那怎么行?”王桂珍一口回绝。她知道,农村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不少人不理解计生工作,她如果给自己的亲人开了绿灯,今后的工作一定难开展。

    万流芳前脚刚走,王桂珍后脚就跟进了她家门,趁热打铁地做堂弟王奎的工作。“我刚上任,你就带头违反政策,那姐的工作还怎么做?”

    三番五次苦口婆心地劝说,王桂珍终于做通了堂弟的工作,陪着弟媳去采取了补救措施。

    解决了堂弟这个难题,王桂珍的工作顺畅多了。王畈村的计生工作迅速由后进变先进。

    计生干部要急育龄妇女之所急,想育龄妇女之所想,千方百计地为她们排忧解难,做她们的贴心人。

    ——摘自王桂珍工作日记

    坐在记者面前,徐友慧还未开口,就哭泣起来。

    原来,徐友慧的弟弟徐友权在广东打工时摔伤,下肢瘫痪。去年8月,徐友权的妻子李林坚决要求离婚。

    离了婚,徐友权的日子怎么过啊!徐友权的父母年过七旬,身体不好;哥哥是残疾、嫂子是智障。徐友权一家人急得团团转。

    头天晚上,王桂珍知道了这事。不行,徐友权是符合政策生育家庭,这事得管。

    尽管病魔折腾得王桂珍一夜未眠,但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要丈夫岳红平扶她起了床,坐上岳红平的摩托车,直奔徐家。

    此时,李林手提行李,正准备出门。王桂珍拦住了她,但任凭她好说歹说,李林就是不同意,坚持要走。

    没办法,王桂珍只得又坐摩托车,奔向10多公里外的李林的娘家,请来了她的父母和哥哥嫂嫂,一起做工作。

    跑断腿、磨破嘴,李林终于被王桂珍的真情所打动,打消了离婚的念头。“要不是桂珍姐,弟弟的家就散了啊!”徐友慧的诉说让人心动。

    王桂珍可不是光会跑路、磨嘴皮,她的窍门,是用心贴心的服务来融化坚冰。

    叶芸芳生有2个女孩,已采取了长效节育措施,但却意外怀孕了。

    王桂珍知道后,上门动员她去采取补救措施。叶芸芳怎么也不同意,跑到广东打工去了。王桂珍天天去做她公公婆婆的工作,又想尽办法找到她的电话号码,在电话中反复讲道理、算经济账。自己说不通,就动员她的大女儿打电话做工作。她家收割中稻,人手不够,王桂珍丢下自家的农活,去帮她家收割。

    王桂珍的执着与真情,终于打动了叶芸芳,回家落实了补救措施。

    ……

    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都是些平凡小事。但正是这些平凡小事,却让王桂珍撬动了“天下第一难事”。

    虽然我身患绝症,虽然我家徒四壁,但我心系计生工作的一片深情永不枯竭。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