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人民画家刘仑逝世
刘仑先生1913年1月22日生于惠州市桥西姚屋巷,原名刘佩伦,斋号“笔耕堂”。早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曾在日本深造。1934年参加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创作石刻作品中部分拓片为鲁迅收藏,被誉为“中国第一个石刻画家”。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并加入广州现代版画会。1936年参与发起组建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1936~1949年当选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常务理事、监事,主持全国木协广东分会工作,主编《抗战木刻》。1942~1949年任中山大学美术讲师、副教授,参加爱国民主促进会。1950年任南京市文联委员、美术部总干事。1951年参军,曾任《解放军文艺》美编、中央军委总政文学美术创作室和中国军事博物馆创作员。1952年赴朝鲜战场写生3个月。1955年4次重走长征路采风,创作的油画《红军过草地》被中央审定为文物。参加西藏民主改革,创作的国画《奴隶翻身图》获1964年全军美展优秀奖。1976年转业广东,先后任职于省文艺创作室创作员、广东画院绘画组组长。他是木刻家、水彩画家,又是油画家、国画家。他创作的“没骨山水”画法,丰富了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一个世纪以来,刘仑先生与人民同生死共命运。他以笔为剑,以笔为诗,为人民而战,为人民而歌,创作了大量蕴含撼人力量的优秀作品。
刘仑先生生前深深挚爱自己的家乡。1987年他无偿捐献100多幅美术作品给家乡人民。惠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其“东江人民画家”称号,并在西湖畔建立“刘仑画阁”,后迁至惠州博物馆,更名为“刘仑美术馆”。他生命不止笔耕不止,曾计划今年举办自己的百岁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