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艺术家、著名词作家阎肃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0033905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6年02月12日

阎肃儿子阎宇回忆自己的父亲

发布时间:2016-02-12 10:17:0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那天晚上,刘莉娜消除了对阎家的成见。阎肃是那么和蔼可亲,幽默健谈。李文辉更是一个贤惠知书达理的阿姨。阎肃又趁热打铁:“我和老伴都喜欢热闹,你能不能多来陪陪我们?如果嫌我老,就当我是爷爷。来家里,就当是孙女回爷爷家。”送走了儿子和刘莉娜,阎肃跟老伴说,这个女孩文静老实,很适合做自家的儿媳妇。但要想让她彻底认可这个家庭和儿子,还要“全面进攻”,要对她多关心。就在这时,他收到了学生的一条短信,那些问候的话语让他心头一暖。他心里一动,对啊,短信就是一种沟通感情的好方式。此前,儿子曾教过自己发短信,但他觉得太难,放弃了。为了刘莉娜,阎肃决定从头学起。他向邻居家10岁的小孙子学了1个多小时,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当晚11时,刘莉娜返回宿舍,突然收到一条特殊短信:“娜小宝,平安到达后打电话。老爷子。”尽管没有落款,刘莉娜一下猜到这是阎肃发来的,连忙打电话向他报平安。阎肃在电话那端孩子气地炫耀着:“丫头,你是第一个收到我短信的人。而且,是阎语第一次带回家的姑娘。”放下电话,刘莉娜感觉到自己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紧紧包围着。

  初步征服了刘莉娜,阎肃又在她的外围下起了工夫,他“神通广大”地找到了她呼和浩特家的电话,郑重地给“未来”亲家母打去了电话,夸赞刘莉娜是个好姑娘,邀请她来北京做客。由于他没有告诉对方自己是谁,刘妈妈问了女儿,才知道她的男友是阎肃的儿子,后来,刘妈妈来到北京,举手投足和阎肃极其神似的阎语,让她倍感亲切,默许了女儿的选择。

  儿子热恋后,阎肃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经常通过和儿子、刘莉娜交流,关注两人的“动态”。他发现儿子和自己年轻时一样,性格比较粗线条、大大咧咧,不会讨女孩欢心。刘莉娜和很多女孩一样心思细腻敏感,但她内向害羞,又善良懂事,有想法也不愿意表达。阎肃决定用自己近半个世纪的婚姻经验,教会两个人相濡以沫的相处之道,避免“晚恋”的儿子在爱情婚姻的路上出现摩擦。在父亲的引导下,阎语经常花心思,买一些小礼物送给刘莉娜,并注重和女友的心灵交流。偶尔,两人闹点小矛盾,不管谁对谁错,阎肃总是教育儿子要主动和好,并告诫说这是男人应有的大度。

  阎肃儿子阎宇回忆自己的父亲

  我爸阎肃其实就是一普通人,但又有一些不普通的地方,80岁还在上班,这点就和一般人有点不一样。

  我们感情特别好,像哥们儿一样。他有两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一是一点架子没有,尊重身边的所有人。小时候我和他一起从家出来,在院里不管是见到花匠、打水的,还是烧水的、扫地的,他一定会主动上前打招呼,而且微微鞠躬说:“您好。”我当时特不理解,怎么一点派都没有,他好歹也是个艺术家,给一个种花的鞠什么躬呀,我这当儿子的在身边都觉得特没面子。一直到现在,他都是这样。我对他的这种做法始终不是很理解,直到近几年,随着自己年龄增大,我才突然感觉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也曾经交流过,他说:“我是怕他们紧张,见到我,认识我,我又不认识他们,他们会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做,会紧张。我主动跟他们打招呼,他们的紧张情绪就没有了。”包括和司机小赵约好某个时间接他,他总是提前两三分钟下楼,一般不让司机等他。我们先不说他现在这级别,就这岁数,能做到这样也算不容易了吧。他一生都这样,从骨子里尊重每个人,绝对是装不出来的。

  前些年,就是我结婚前,两家人准备一起吃顿饭,我老丈人是内蒙古的一名普通干部。吃饭前,我对他说:“老阎同志, 您号称有点名儿,我老丈人见您可能会有点紧张呀。”他连忙说:“千万别这么说,大家都是普通人,都一样。”

  我爸爸这一辈子,从来没把自己当什么艺术家、“大腕”,他就说自己是一名空军的老兵。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还有一点就是他一直地学习。我见到他的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坐在书桌前。不是看书学习,就是在抄写,要么就是在做笔记。现在已经形成印象了,一问我爸在家吗,在家,那我就能想象到他在干嘛呢。

  去年,顾秀莲大姐找到我,要我帮助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一台童声合唱晚会邀请嘉宾评委。我们家老爷子当然在我邀请之列。我把18个决赛团队的资料放在他桌上,对他说:“老阎同志,明天帮个忙,去晚会当个嘉宾,随便白话两句。”他说:“我没空,我正忙着呢。”我说:“什么没空呀,就两小时。”说完我就跟朋友吃饭去了。刚吃完饭,他的电话来了,给我指出了我给他材料里的6处错误。你们可能不知道,在他那里,空军的事、解放军的事肯定排第一位,中央电视台的事排第二位,儿子的事不说倒数第一也差不了多少。您就想,儿子的事他都这么认真,何况空军的事、解放军的事。

  青歌赛也好,各种大奖赛也好,他总能讲出点东西,因此观众才爱听他的点评,爱看有他的节目。我觉得,其实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做功课,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功课。他不是现在才做功课,而是一辈子都在认真地做功课。我爸曾说他30岁前没休过一个休息日,这绝对是真的。有时我感慨,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把别人休息娱乐的时间用在了学习和做功课上。人只要一直在学习,就能不断超越自己。老阎同志从来没跟谁去比,他就是一直学习,一直超越自己。

  他的起步阶段其实就是文工团一打杂的。他号称自己是“一专八能”,其实没什么专业。拉大幕是他、舞台照明是他、合唱节目他要上、集体舞蹈也跟着上去跳、还说过相声、催过场。您想,如果一个人是团里唱歌最棒的,其它什么也不用干,光唱歌就行了,他什么都干,其实就是打杂的。从一个打杂的,到一级创作员,他不学习能行吗。我爸绝对不是个天才,比他聪明、比他智商高的人,中国没一亿也有几千万。从我小学三年级起,下象棋他就没赢过我。就是他的刻苦学习成就了他。先后创作出了《我爱祖国的蓝天》、《江姐》等许多经典作品。

  从1984年开始,他开始搞春晚的撰稿和策划,一直搞了十五六届。每次搞春晚他都看很多资料、研究很多东西。他把创作戏剧的认真劲又用到了电视晚会上,在这一领域又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您想呀,搞一台晚会相对容易,连续搞五场试试,你就没词了。老爷子连续搞了十五六年,真的很不容易。持续不断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是他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老爷子已年近七旬,也就退出了春晚。当时我国电视事业发展起来了,观众收看的电视节目从两三个台到十几个台、几十个台。访谈节目、电视大赛逐渐兴盛,邀请他参加访谈节目和作为各种电视大赛评委、嘉宾的越来越多。他又把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劲头转移到这个领域。直到现在,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很高,有他参加的电视节目收视率也很高,有的年轻人甚至不知道他写过《江姐》,但认识他是某个大赛中做精彩点评的那个评委。我有个朋友是中央电视台的制片人,有一次聊天,他跟我说:“请你爸特麻烦,每次请他,他都特忙。但没办法,再难请也得请,因为他每次都能说到点子上。”有人说,阎肃特厉害,张嘴就来。我不赞同这么说。如果不是之前认认真真地准备、扎扎实实地做功课,怎么能每次都能说到点子上,哪能次次都有精彩发言。还是那句话,他并不比别人高,但肯定比别人更刻苦、更认真。即使是七八十岁了,即使是当评委、当嘉宾,他也绝不吃老本。有人评价,他在没学问的领域,做出了学问。

  我和他在一起将近40年,他没有教导过我怎样做人、没有要求过我学什么、没看过我的作业,没开过家长会。没有希望过我将来要干什么,成就什么。他之所以这样,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没有那么多精力用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二是他没有寄期望于我非得成龙,只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了。他特别反对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认为,一个人扎扎实实做好你的本职工作,自然而然就能进步;我们要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最大的成绩。就拿我姐的两个孩子来说,他们学习不是很好,我爸就说,这有什么关系,他也许是这条街上修车最好的。他就这观点,对社会有用,干什么工作都一样,大家都是平等的人,都是普通人。

  在文革期间,他被借到国家京剧院去创作样板戏。当时我姐和我妈住城里,我跟我爸住京剧院。他们创作室在三楼,我和我爸的宿舍在二楼。一次,他们正在创作室研究样板戏,我爸听楼道里好像有蛐蛐叫。那时候我特喜欢蛐蛐。他就抽空到楼道里把那玩意捉了给我送到宿舍。我一看,根本就不是蛐蛐,是个蝈蝈。他听我说不是蛐蛐,还显得有些失望。我连忙告诉他,这东西更难捉。

  他最喜欢看的就是武侠小说,可能从年轻的时候就有种武侠情结,有份侠义心肠,他曾说“江湖财,江湖散”,为人很讲义气。他攒了很多武侠书,工作忙,没时间看。他说等退休了看,现在都80了,还没退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