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任美锷教授
沉痛悼念任美锷教授
讣 告
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我国著名的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家、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美锷先生因病于2008年11月4日12时0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九十六岁。
任美锷院士1913年10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1936年被选送英国留学,1939年获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执教。历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前中央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南京大学地理学系教授、系主任等职,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所长、国际海洋地质委员会委员、国际海事组织(IMO)与国际原子能委员会深海抛弃放射性废料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第四纪研究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等学术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1987年被聘为美国Fulbright基金访美教授。现任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
任美锷院士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对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研究中,提出“准热带”和“热带山原”等新的科学理论,并应用于中国自然区域的划分,撰写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一书,已被译成英、西班牙和日文出版发行。在对三峡地区喀斯特的研究中,提出“深部喀斯特作用”的新观点,对三峡工程中的溶蚀基底的确定具有重大的科学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在海岸科学方面,主持了江苏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应用并发展了潮汐汊道理论,在海南岛铁炉港等的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作为中方首席科学家与美国科学家共同推进了中美合作研究项目“长江口及东海大陆架海区沉积动力学”的工作,对我国的流域-海岸相互作用研究起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他深入研究了黄河入海通量及其环境效应,对黄河三角洲东营深水港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建议建设太仓港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副港,被地方政府部门所采纳。任美锷院士众多的学术建树令国内外同行折服。为了表彰他在海岸地貌学和岩溶地貌学研究上的卓越贡献,1986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他国际地理学维多利亚奖章;他还于2000年荣获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任美锷院士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几十载,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地学科学家。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使遍及世界的每一位受业弟子都铭心难忘,终生受益。
在60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任美锷先生以非凡的才智、超人的毅力、严谨的学风、勤奋的工作,为我国的地理与海洋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热爱祖国,胸怀通达,淡泊名利,为人宽厚,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他的高尚品德和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一代宗师任美锷先生的逝世是我国地理学界、海洋学界和南京大学的重大损失,在每一个熟悉他、敬爱他、景仰他的亲人、朋友、同事和学生心中,唤起了巨大的悲痛!
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任美锷先生为人民、为科学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继续完成他的未竟事业。
任美锷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08年11月8日上午8时在雨花台石子岗殡仪馆举行,参加告别仪式的同志请在7时从南京大学化学楼前乘车前往。
特此讣告。
南京大学任美锷院士治丧委员会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