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 赵淑荣 纪念馆

纪念馆:www.xettw.com/TT315767354
本馆由[ 孙氏]创建于2024年01月17日

供 奉 家 谱 缅 怀 祖 先

发布时间:2010-08-09 10:35:41      发布人: 孙氏
                                                   孙继先

我不信迷信,但是你无论生活好坏都不能忘记传承你生命的祖先。重大节日祭祖坟,过年供家谱是对祖宗的一种记念、敬仰、孝道和缅怀。

我家祖先是从山东省闯关东落脚在黒龙江省呼兰县,具体地点不详,后来太爷孙凤又独自来到本省兰西县太平山镇李五店屯居住,由于历史久远,又没有知情人,前三代祖坟找不到了,血统家族也失散多年,至今找不到下落。

我家近三代都是单传,就到我这辈是哥俩,下一辈还是哥一个,爸爸的命很苦,三岁没爹,七岁没妈,但他很有心计,小时候就把家谱抄下来,揣在兜里,在成家立业时请了家谱。

家谱。就是每个家庭的老祖宗。我家的老祖宗有姓名记载的共六代:等一代高祖太爷太奶〔孙会雨刁氏〕;第二代祖太爷太奶〔孙喜与孙氏、孙喜孔候任氏、孙喜孟宋王氏〕;孙喜孟宋王氏祖三太爷太奶传第三代祖孙国林郑氏〔孙国兴王冯氏、孙国悦刘氏、孙国林郑氏〕;孙国林郑氏祖太爷太奶传第四代太爷太奶〔孙凤高氏〕;孙凤高氏太爷太奶传第五代爷爷奶奶〔孙连德刘氏〕;孙连德刘氏爷爷奶奶传第六代爸爸〔孙海〕。

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立四新。老师让我们这些10岁左右不懂事的孩子回家把家谱烧了,说那是搞封建迷信,我也向妈妈要过家谱,妈妈就是不给,如果给了今天还成了不孝子孙了呢。

每年腊月三十这一天早晨,我家都要忙乎供老祖宗。妈妈要忙碌一整天,准备晚上一桌丰盛的晚餐,同时准备贡品,蒸几个开花大馒头,蒸几条面鱼,一小块方形五花肉,各种水果、糕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炸粉条了,用线在一小梱粉条中间绑上,一头放在油锅里炸,炸出来象一朵鲜花一样,烄黄、嘣脆、喷香,小时候每次妈妈炸粉条的时候我都馋涎欲滴。供上贡品,摆上筷子,燃上蜡烛,烧上香,就算供老祖宗了。丰盛的贡品,老祖宗那神圣的肖像,最大限度地了轰托了过年的气氛。

老祖宗是牛皮纸油画的,五十多年完好无损,小时侯不懂事,心想老祖宗上的小孩手里拿着爆竹在燃放,跟我差不多大小,过年回来跟我玩来了,渐渐大点我才懂得,老祖宗上最小的还是爷爷辈份呢。

三十晚上太阳落山后接神,就是接老祖宗回家过年。到十字路口烧上香,烧点烧纸,然后嘴里念叨着:“过年了,我来请老祖宗你们回家过年,跟我回家吧。”往回走时不能回头看,把门打开一会,象征着老祖宗们都回到家中过年来了。

这时才真正算供老祖宗。烧香、烧纸、敬酒、磕头,除上述贡品外还要包三个饺子供上。够全家人忙活一阵子了。

除夕之夜二十四时家家户户都发纸,燃放烟花爆竹,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这时有华人的地方,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举国欢腾,过年的喜庆气氛达到了高潮。

我家到这时边看晚会边煮饺子,在三十这天用烧纸写上“供奉金九佛之位”供在家堂前,有几年爸爸让我写,我就不知道写什么了,这时爸爸就生气地说:“你们给我记住了,还用年年教你们吗?”二十四点整,在院子里放上桌子,摆上香碗,烧三根香,再烧金九佛,放完烟花爆竹,就算发完纸了。这时年夜饺子也煮好了,在吃饺子前先给老祖宗供上三个饺子,烧点纸钱,把高度酒点着冒蓝火,然后我和弟弟,老伴和弟媳先给老祖宗磕头,再给爸爸妈妈磕头,爸爸妈妈也给老祖宗磕头。这时才能吃年夜饭。

老祖宗在家呆三天。初三晚上太阳落山后送神。也是拿着纸钱、香,就真像领着老祖宗送他们一样,到十字路口烧纸钱和香,嘴里还叨咕着:“过完年了,送你们回去了,在新的一年里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的。”才算把老祖宗送走了。

爸爸没有福,从小没爹没娘,漂泊无定,受苦受累,长大后为了生活奔波劳顿,好日子刚刚搭头,不知不觉爸爸的名子也上了老祖宗。从小没看到过爷爷奶奶,老祖宗在我心中的位置不是那么重要,供老祖宗也就是增加点过年的气氛,爸爸上了老祖宗后,才真正感到供老祖宗是既庄严神圣,又心情沉重的一件事情。

年复一年供老祖宗,老祖宗虽然是一张纸,上面记载着祖先的名字,但它的份量非常沉重,它承载历史,传承血脉。它憧憬未来,延续生命。

最后我要告慰失散的先辈们,虽然你们的名字没有记载,但是你们的后代没有忘记你们。有记载的先辈们,逢年过节我们祭奠供奉你们的时候,请向祖先们转达我们的祝福,祝你们在天堂过得好!

老祖宗,你们在天堂就放心吧!有你们的保佑,我们在人间的生活好的你们连想都想不到

                                        写于2010年春节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中国经过再一次的“焚书坑儒”(文化大革命)祖先留下的最后一点传统也被摧残了,您的记诉留住了传统的血脉,彰显了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璀璨。是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根本,虽然懂的人少了,相信它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只要这个民族存在未来的辉煌是必然的。


    写信时间:2013/01/20 09:55:50
  • 好~


    写信时间:2012/01/27 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