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
长风破浪会有时
——各界人士畅谈建设[营前模范村]
卢美松(福建文史馆馆长):营前模范村是国共两党革命者联合的民主革命实践
“营前模范村运动”是以民主革命家黄展云为首的国共两党革命者,联合在农村进行的民主革命实践。事实证明,两党志士在反对封建、反对殖民主义立场上和一致性。其时共产党员代表有王介山、黄源、郑乃之等人。国共党人亲密合作,共同领导了乡村建设实践活动。事实表明:在农村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方面,两党的目标是一致的,任务也是共同的。这也进一步证明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在这些基本问题上两党是有着共同的目标的。
陈熙(黄展云后人):“吾知鲁贻为人,请其在武汉等候”
辛亥革命时期,黄展云参与了1907年12月镇南关之役(镇南关起义)、1908年4月的戊申河口之役(河口起义)。1911年4月初,在香港的黄展云承担了向广州城内革命党人输送枪械的任务。黄花岗起义中福州籍烈士多是他的学生(林觉民、陈更新、陈与燊等)。武昌起义后,黄展云积极策划福建响应,与许崇智一起督战在于山,推翻了帝制。抗战时期,黄展云通过其外甥李庚联系上周恩来,希望能协助共产党在福建组织抗日武装力量,周恩来吩咐李庚“吾知鲁贻为人,请其在武汉等候”。不料等待成了永远的遗憾,1938年7月16日,黄展云病逝于汉口,周恩来发去唁电,以示哀悼。
陈世响(营前街道书记党工委书记):把营前建成历史文化旅游名村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兼好友黄展云先生在营前设立了“营前模范村”,与梁漱溟的山东邹平建实验区、晏阳初的河北定县建实验区并称为当时国内最著名的三大模范村。我们将着力于把历史上戚继光屯兵营前抗倭事迹与黄展云“乡村建设运动”事迹的古代、近代相结合,把营前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计划再挖掘明代状元陈瑾及其传说故事并利用营前山水人文优势,把营前建为历史文化旅游名村。
薛林甦(福州市政协提案委主任):让人领略政协委员参政、资政之功
20世纪八十年代,原模范村副村长黄朝平之女、北京鲁迅文学院黄文华教授为此调研奔走呼号。2001年以来,长乐市政协原副主席林道维、九三学社林道扬等委员以及以及福州市政协常委陈忠灿等委员的提案上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于200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明确提议《将营前建成长乐的新西区》,均得到领导的认可。林道维2010年12月上呈《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长乐西城区和营前历史文化旅游村》、陈忠灿等人2011年1月上呈《抢修、保护、利用“营前模范村”历史文化遗产,推动长乐营前西城区建设》的提案都能与《十二五规划》建设“临江城”相呼应。我有这么一个设想,展览馆开办之时,可以把以上政协提案专列一室,让人领略政协委员、党外人士参政、资政之功。
林道维(长乐市政协原副主席、市诚信促进会会长):作为营前村民的我们要趁势而上
十余年来,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注意履行自己的职责,执着的同时得到政协同仁林道扬、谢煦亚等政协委员,同乡好友以及许多民主党派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在“临江城”建设中,我们的思路得到市委领导的认可。“旧址”归还于民,筹划建设纪念馆,使我们看到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当机立断的作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作为营前村民的我们要趁势而上,为营前保护、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为“临江城”建设出一份力量。
中国桐坡·鲁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