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熊十力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19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25日

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当代新儒学大家,均出于熊十力之门

发布时间:2013-05-11 16:25:2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熊十力少时因家庭困迫,曾为人牧牛,随掌教私塾的父亲听讲“四书五经”。
11岁丧父,随长兄亦耕亦读。
16岁时曾在其父之友何圣木处附读过半年,此后全靠勤奋自学。
18岁到武昌投军,参加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后又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战争。后弃政向学,走入学术研究之途。潜心研究思想学术,探讨中国古典哲学和印度哲学。
1920年,经梁漱溟的介绍,入欧阳竞争2无主持的南京支那内学院钻研佛学二年。
1922年,应蔡元培之邀到北京大学任讲师。
1923年开始写作《新唯识论》,前后四易其入稿。
1932年出版文言文本《新唯识论》。以后又发表了《破<破新唯识论>》、《佛学名相通释》。抗日战争时期,避难于四川,曾讲学于马一浮主办的乐山复性书院、梁漱溟主办的北碚勉仁书院和武汉大学(当时因抗战而迁至乐山)。

熊十力1946年,熊十力先生(留胡须者)在四川

1947年返回北大。
1948年赴浙江大学作短期讲学,次年到广州直至解放。
在四十年代,熊十力又出版了《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十力语要》、《读经示要》、《十力语要初读》等著作。
1950年初到北京,任北大教授,并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并为第二、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
此后出版了《论六经》、《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乾坤衍》等著作。 熊十力在儒家哲学、佛教哲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等方面,均有很大建树,特别是在重建新儒学和儒家哲学本体论方面创获颇多。其哲学思想以儒为宗,糅合佛学,发挥了《周易》哲学、宋明理学中的“陆王心学”,和佛教大乘空宗法相唯识之学,建立起了自己的“新唯识论”体系。认识哲学的大旨在于穷究本体,宇宙万物是本体流行的迹相,本体并非是离开“本心”的外在境界,所以“天地万物皆吾一体”(《十力语要》卷一)。在认识论方面,熊十力强调“返求本心”,自证自识,无待于外求。在人生哲学方面,认为如能见本体,则可官天地、役万物,自性也就没有亏欠了。熊十力的哲学对当代港台新儒家有重大的影响,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当代新儒学大家,均出于熊十力之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