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求生
张颔颔先生的这项研究刚刚进行不久,"文革"就开始了。"文革"期间,张颔先生在大部分时间里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院子。张颔先生回忆说,当时他负责整个文物局机关的厕所卫生,男女厕所都是他来打扫。张颔先生不无自嘲地说,他原来是考古所的所长,后来又打扫厕所,"文革"后再恢复为所长,因此许多同志笑称他为"老所长"。 张颔先生在"文革"期间被关牛棚长达7年。在孤独与痛苦中几乎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研究盟书的事不得不被打断。张颔先生说他在挨打挨得最厉害的时候曾经想过自 杀,但是"死不下去",在回答为什么没有自 杀时,张颔先生说自己是"有动机无决心",因为自己可以一死了之,可全家大小四五口人怎么办。
在张颔的家中至今还保存着"文革"时期一件特殊的东西--一本经过改造的《毛选》,正是这本《毛选》陪伴他度过了牛棚中无数个难眠之夜。 不过张颔先生并没有完全被逆境所征服,他总认为是非还有大白 天下的时候。张颔先生甚至在牛棚里用《毛选》的纸外壳制作了一个测天仪,晚上用于观察星象。 当时张颔先生被指定阅读《毛选》中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南京政府向何处去》,一篇是《敦促杜聿明投降书》。之所以被指定读这两篇文章,是因为张颔先生"拒不投降"。他说当时他被打得受不了时就认错了,再打一次时就又不承认了。张颔先生说,他不断地打,不断地翻案,是想到"临财无苟得,临难无苟免"这句古训。有些钱是不可以随便地拿的,而遭到了灾难的时候,也不应该苟且度过,应该还是扎扎实实、安安心心地考虑,总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