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他老人家是在2015年8月2日上午走的。突发心脏病,当妈妈发现时已晚了。在自己的床上如睡着了一般。我与妻儿傍晚赶到时,人已经送到殡仪馆。空留香烛遗照与悲伤的家人。第二日在殡仪馆见到了爸爸,面容安详,悲痛之情难以表达。原谅儿子没能在您身边尽孝,儿子来晚了,儿媳还有两孙儿也都来了,可您却走了。前一天晚上我们还在聊送雅迪去大连上学的事,在手机里您发给我的最后一条短信是‘’雅迪听说你帮购票很高兴你给安排吧!‘’时间是8月2日凌晨01:06。
二、
爸走的太突然,我们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五月初五是爸的生日,记得打电话时他很爽朗地在电话那头说:要活过八十,目标九十,呵呵。爸的性格外向,做事风风火火。这点姐姐很像爸。我则好像遗传了妈的性格,较内敛。在外人看来爸的身体很好,“上午配锁匙,下午打麻将,早点能吃两个月饼”,“有人叫开锁,骑电动车一会就回来了”。其实他一直都在吃治疗头痛的药和降压药。但他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说知道该怎么调理。这次也许是自信害了他。三年前也是生日那天突发脑梗让人惊出一身冷汗,还好救治及时没有大碍。这次没那么好运了。
三、
大舅说:“你爸走了,你们好好过日子,就和没走一样”。为了避免睹物思人,很快爸爸睡觉的房间重新进行了布置:床拆掉移走,衣物处理掉,遗像放置在墓地封存。后来他工作用的工具与材料都尽量处理。伴着小孩子的吵闹,家里好似恢复到平常般的生活节奏,但仍难掩那份如抽丝剥茧般的悲伤。最担心妈妈,她有情绪会一直压抑在心里不说。但愿她能想得开。爸爸安藏的墓地在离家东北方向,距离三公里多的天堂园,地势比较高,坐东北望西南,背靠大青山面对黄河在此转弯,正好俯视着家。爸爸没远走,就在不远处微笑地望着我们,想家人了肯定会梦里相见,他一定不希望我们太难过。
四、
爸的离世让姐姐很悲伤。她是感情外露的人,说话办事很麻利,但因观念的原因有时候会与爸妈发生一些争执,尤其是和妈。有时候因此我会说她,做儿女的“顺便是孝”,老人说对要听,说不对也不要顶。哎,其实我是没有资格说别人的,自己都不能在老人身边尽孝。今后能有机会多陪妈妈就多陪陪吧。人走了再痛哭再后悔,再烧多少纸火也没用了,珍惜眼前人。姐,希望你多保重身体,有啥事我们一起扛!
五、
爸的智商很高。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爸喜欢解答智力题。当年有本杂志叫《智力》好似爸每期必买。好像上面的智力题全解对还有奖。下象棋是其毕生爱好,我小时候爸爸经常带着我去下棋,也许是想培养我吧。可惜我对下棋自始至终也没有太大的兴趣。记得站北路有一个棋友聚点是经常去的地方,一个小房子。每次爸爸去了都会成为擂主,看一帮人给对手支招肯定是很有成就感的事。爸爸的棋力很高,一般人不是他对手,最好成绩是区里第二名。对下棋的痴迷让妈妈很多报怨,主要事例就说在姥爷丧事期间还跑出去下棋让她不能接受。我有印象的就是去呼市看望奶奶时在一个公园下棋到天黑才离开,最后一盘爸爸对我说是故意输的,否则那帮人不让走,说这话的时候可以想象是很骄傲的。这几年大家都在网上下棋了,爸爸为此学会用电脑,平板。去年学会用微信了,能包头和广州连线视频聊天了,能想到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吗。
十多年前,家从二里半搬到工业路,爸先是伊盟办事处(即现在惠友处)烧锅炉,后接手别人的摊子配匙修拉链。凭着自己能琢磨,终成工业北路配匙开锁专家。名声起来的同时收入也不断增加,每天能有个一二百收入了,不光能开家门锁,保险柜也没问题了。因爸做生意比较灵活,价格优惠,技术好,态度好,还懂得宣传。工业北路上修锁的业务差不多一半以上都被抢了过来,营造了很好的口碑的同时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其中买麻将机的河北老乡老徐、药剂师朱大夫、开饭店的卷毛是几个最要好的朋友。尤其是老徐走的最近。爸走了后事的安排在徐叔的帮助下很顺利。真要感谢他了,希望他的生意兴隆,好人必有好报。
六、
年轻时爸是部队文工团的,负责打扬琴,也会拉二胡。小的时候爸还教过我拉二胡,还学过一段时间小提琴,但没有这个爱好和天赋,后来不了了之。在我上中学后好似就再没有看过爸动这些乐器,不知道什么原因。但喜欢音乐是一直以来的爱好。记得80年代初家里就有了录音机和电视机,柜子里也有很多当时可谓奢侈消费品的磁带。主要是民歌,比如李谷一、朱逢博、关牧村、蒋大为等歌唱家的专辑,也有邓丽君、龙飘飘、凤飞飞等港台所谓靡靡之音的歌手专辑。后来这些古董磁带很多都送给了喜欢怀旧的我的初中同学老左,他如获至宝。
七、
爸的祖籍是河北武强县,就是打地道战的那个地方,后爷爷参加革命到了内蒙古。妈妈是河北清苑县的,七品芝麻官的故事就是出自那里,后姥爷带着一大家子人到了乌达。妈妈爸爸之前的故事二老很少提起。只是知道是介绍认识的,后来在临河结婚,后来又到了东胜,生了我和姐姐吧,最后定在了包头。妈妈在乌达时做过理发员,一个人十几块的工资负担起家里的日常开销,所以在兄弟姐妹中(四个弟弟,一个妹妹)是当之无愧的好大姐。到包头后在东河区二旅馆当服务员。爸爸在伊盟土产驻包转运站做经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单位经常会发粮油瓜果等福利,很多福利品随着列车被送到了乌达姥姥那里。在舅舅们的眼中,大姐家的生活很富裕。还记得小时候爸妈要上班,我和姐姐会被锁在家里。后来都送到了第三幼儿园全托,周六才能回家。幼儿园生活很丰富,写字画画游戏,每天都有牛奶饼干吃。好像一个月一个人要花费十六元钱。这已经花掉了爸妈工资的一半。小时候门前的河沟里还有鱼可抓,一帮孩子很调皮,上方揭瓦掏鸟蛋,跑到后面仓库偷东西吃,还在房后空地上挖了一个地洞(冬天一个同学离家出走还在里面睡过觉)。经常跑到飞机场捉虫子,检飞机上丢下来的饮料盒,还从地道一头钻进去从另一头出来。那时候好像父母根本不怕孩子丢了似的。记得最远的时候从早上出发走路几个小时到黄河边捉蟋蟀,回到家天已经黑了。印象中被爸爸打只有一次,忘了什么原因,只记得把火钩子打弯了。
八、
在我中考考上包一中后,爸爸利用出差的机会领我到山东玩了一趟,去了曲阜、泉林和青岛。爬了崂山,吃了嘎啦,在海边还遇到碰瓷的。爸爸去过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拍照留念。他拍照时很会摆姿势。爸爸年轻时参军的照片很是英俊,印象中有着军装骑马的照片,还有多人和毛主席的大合照。妈妈年轻时的照片也很漂亮,印象最深的是两条又粗又黑的辫子。爸妈年轻时的合照以现在的眼光都是郎才女貌。姐姐也是很会照相的,我则不行。爸爸喜欢旅行,喜欢到处逛逛。当年和妈妈到广州两个人步行到了珠江边上,好远啊。曾经听他讲起他到过番禺,当时没有桥是坐船过去的。和爸在北京游玩时,参观军事博物馆,把把曾指着一张照片说那是你爷爷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爷爷的那边的事很少听爸爸提起,只知道和奶奶都是革命老干部。吃饭浪费粮食在家里还要写检讨。后来知道了我见到的奶奶不是爷爷的原配,而爸爸是原配所生。老革命家都如此了。也难怪爷爷去世后,与几个叔叔的联系渐少,直至再没联系。
九、
爸爸的性格比较好,比较热心,乐于助人。一个配钥匙修锁的老爷子能挣多少钱,竟然有很多人向他借钱。我有点不理解。给老人家开个锁配个钥匙什么的能优惠就优惠点是他经常做的事。也正因此,在邻里间建立了良好的口碑。爸爸喜欢钻研新的东西,这使他的开锁技艺不断提升。得到大家认可的结果是他的买卖越来越红火。有人会开车请他去开保险柜;有单位批量换锁配钥匙会找到他;有人车钥匙丢了会来找他。生意好了,装备也要跟上。电动车,电钻,各种专业工具一应俱全。很多时候已经不用去摆摊,只需要电话接单就行。在他的微信里看到他打的广告:老刘配钥匙一律半价。前几年听说爸爸收了一个徒弟,是残疾人,挺为他高兴的,技艺有了传承人。阿凤问我为啥不学,对呀这是一门吃饭的手艺,我应该学会,这样老了就有事做了。遗憾。爸爸的一套开锁工具我会带回广州,留个纪念吧,说不定退休了可以琢磨一下混口饭吃。
十、
想对爸爸说:看到儿孙们考上大学,爸爸你一定是很高兴的。以前是送我到郑州,这次是送雅迪到大连。我想你肯定也是希望能借这个机会出去看看走走吧。怕妈妈一个呆在家里没法联系,还专门弄了台老人手机。可惜妈妈真不会用那玩意。我帮妈妈买了台更好用的,能定位的。教了多日了,应该勉强会用了。你走了,照顾妈妈的任务就交给我和姐姐吧。儿不孝住的远,但我力争每天会给妈妈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过段时间妈妈愿意的话接到广州去住一段时间。姐姐也说要搬回去住以便于照顾妈妈,大家和和气气,开开心心过日子。你去的地方应该有网络吧,要不给你捎个平板过去,你可以下象棋解闷。那边应该没有那么多门锁要你修,工具就不给你送过去了。你喜欢吃甜的点心,我们吃的时候一定给你留一份。爸爸,你那段路好走吗?一定要走好啊。放心,我们现在这段路我们也一定会好好走。你去的地方我们都会去,到时候我们一定还能认得对方,是吧。
不孝儿:冬冬2015年8月11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