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予同先生
2005年05月20日21:27 朱永嘉
历史系主任
我是1950年通过建国后第一次统一高考招生进入复旦大学的,被历史系录取为新同学,一晃50多年过去了。几个当年的老同学相聚时,话题仍然离不开当年教导过我们的老师们。在许多老师中第一印象最深的还是周予同先生。他当时是历史系的系主任。我们都是经他同意或面试才进入历史系的。
我们入学那一年,周予同先生刚好50出头,矮矮的个子,穿上件宽大的长衫,胖乎乎的,大大的四方脸,头发向后梳得锃锃亮,露出白净而又饱满的额头,走起路来总是慢吞吞一摇一摆在踱着方步,一副和善的长者样子。见到学生总是笑嘻嘻地没有一点架子。有一次,他在课堂上曾半玩笑半发牢骚地对同学们说,现在他身上挂的牌子真不少,什么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委员、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民盟的副主任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委员会的委员、上海市文教委员会的副主任、上海文史馆的馆务委员,数到最后足足有4个之多。但是他感叹说这几年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做成几件事,说来实在惭愧啊!看来他对党和政府为他在政治上的安排既是高兴的,又是不满足,希望能有职有权地办实事。
周谷城的检查
那时学校内各项政治运动不断,“三反”结束后,我被转到历史系教师思想改造学习小组充当学生代表,周谷城在我们小组参加学习,由于他是教务长,又是复旦知名的教授,所以由他第一个带着作自我检查,他在检查中说,自己“追求享乐,喜欢跳舞,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新雅饭店喝茶,平时讲究衣着装饰”。说自己“对学问不忠实,看不起做学问的人,怕成为专家,不想老老实实做学者”。
周谷城这番自白确实也是言如真人,在检查交代过程中,也是傲视一切的态度。同学们批评他不谈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他认为那个场合他不屑谈,反而在给学生上课时,却大讲其光荣史。记得在课堂上不只一次地听他说他在1921年北师大外文系毕业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院教英文,后来担任教务主任,毛泽东是小学部的主事,毛与他常有来往。书架上有介绍《资本论》的书,是他借给毛看的,还指着书架上一本英文版的《资本论》告诉毛。还说毛曾介绍他参加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讲师,大革命高潮时,受毛之托,在武汉全国农民协会从事宣传工作,解放后他还与毛泽东通信,复旦大学校徽的字迹还是从毛给他的亲笔信中翻拍下来的。学习会后,同学们批评周谷城的检查,说他哪像自我批评的检查。
尽管大家对周谷城先生的检查意见不少,周予同还是帮他在小组内很快就通过了。
…………
(摘自《万象》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