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秋-故事
刚到根据地时,同志们还只说沈 泽民带来一位漂亮的夫人。但她在红军学校一出场,便使大家由衷佩服。
张琴秋化装刚刚潜入鄂豫皖根据地时,同志们都说沈泽民带来一位漂亮的夫人,对这个洋学生出身的女人能否当好军校政治部主任还有怀疑。不过张琴秋第一次出场,就给普遍出身于农民的干部学员留下了突出印象。早操集合时,她身着灰军装扎着绑腿,英姿飒爽地出现在彭杨军校的操场上,以非常标准的军人姿态和响亮的口令使大家感到惊叹。进行政治动员时,她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和雄辩的口才更令人信服。原来,张琴秋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时便预见到回国可能带兵,她不仅在校内的队列训练中非常认真,还同男人一样在夏季去搞野战演练,从摸爬滚打一直学到连、营、团的战术指挥。
这位27岁的女政治部主任,还显示出了文武全才。张琴秋组织宣传队时,亲自教姑娘们跳苏联海军舞、乌克兰舞。到了川陕后,她又组建了四方面军剧团,给大都是童养媳出身的演员们上文化课,并编写剧本。在带剧团慰问部队和伤病员时,张琴秋自己也登台演出。
率领500农妇灭了川军一个团
1933年,川陕苏区反“围攻”时,一次,川军一个团从小路包抄到四方面军总医院附近。当时,张琴秋身边只有地方武装妇女赤卫营500人和医院保卫科的几十个男同志。她沉着地根据高山狭谷的地形安排了一个包围阵,待敌军进入山谷中突然卡住两头,然后她带领身边的人进行喊话宣传,说明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敌军进退不得,平时受军阀欺压的士兵又听到这些前所未闻的宣传,都停止开枪倾听喊话。恼怒的敌团长以手提机枪扫射不肯开枪和前进的士兵,激起了反戈相向。张琴秋乘敌内乱,率领妇女赤卫营冲下去,将全团敌军缴械。此事很快在全川传扬,《蜀笑通讯》和《中国论坛》都登载了“五百农妇缴一团”的奇闻。国民党的一些报纸,还把张琴秋说成“精通五国文字”、“能文能武,不下马可以写文章”的能人。
随西路军出征,临近分娩时还指挥作战,把孩子生在戈壁滩上
红军的西路军向新疆远征途中,张琴秋已临近分娩,但仍在担架上指挥总部机关作战。在马匪骑兵的包围中,孩子出生在戈壁滩上,她也因产后失血过多而昏迷。一个成长于上海、又留过学的妇女,能在西北大漠经历如此的磨难,需要有何等坚强的意志!
女部长到哪个工厂,就同职工一起在食堂就餐;率团去苏联参观 时亲自当翻译,“部长兼译员”传为美谈
从新中国成立起,张琴秋担任纺织部副部长近20年,是第一代女部级干部中的佼佼者。她根据20年代在上海动员纱厂女工的经验,又研究了解放后的新情况,多方设法解决女工的困难,以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张琴秋到哪个工厂,都同职工一起在食堂就餐。她率团去苏联参观时亲自当翻译,“部长兼译员”传为美谈。她去世多年后,党内老一代人谈起张琴秋,都发出由衷的赞叹,她的光辉形象和传奇般的经历长留于大家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