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荣誉市民”黄国璋
黄国璋在兄弟姐妹排行中最小,他出生时父亲已年逾50岁,最受父母兄姐的宠爱,家庭生活虽然清苦,他却受到了最好的呵护,是同辈玩伴中最幸运的。他自幼聪明好学,父母送他到芮城县小学读书,成绩优异。芮城县小学是仅有的一所四年制小学,修业期满后上高小,就得到邻近的运城县城去上。从芮城到运城县城,要走80多里,还要翻过中条山,上山20里,下山20里。路途虽艰远,但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忍着心送黄国璋到运城高小,寄宿读书,父母亲往学校送钱送物,要急行一整天,才能见到儿子。黄国璋在运城县高小学习努力,尊敬师生,友爱同窗,深受师生称赞。上六年级那年,运城县城流行麻疹。当时治这种病没有特效药,死亡率很高,父母亲闻之色变,决定让他立即休学,回到芮城县城,后又由母亲带他回洛阳继续读书。1929年秋,黄国璋以同等学历,考入河南省立洛阳中学,3年后初中毕业。
黄国璋15岁初中毕业后,选择了经商道路,只身外出谋生,曾在天津大中银行、西安利通汽车公司供职。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国璋随利通汽车公司迁往甘肃省兰州市,在那里结识原籍河南省沁阳县的闺秀张瑾璇,后结为恩爱夫妻。抗战胜利后,黄国璋随利通公司迁往上海,任该公司的高级职员。1949年,黄国璋携眷迁往台湾,创建了永隆纺织、中州纺织公司、中福纺织公司,自任三个公司的董事长。他凭着非凡的智慧和毅力,精心经营,严格管理,使他们企业很快成为台湾屈指可数的大型企业。以后,他又创建了英属维京群岛中贸投资有限公司等,把企业发展到了国外。
黄国璋事业有成,虽远居台湾,仍心系故里,非常关心家乡的繁荣和建设。台湾当局开放探亲伊始,他即偕夫人张瑾璇女士返乡探亲。1991年,他决定每年为佃庄三中投资人民币6000元,为朱圪 小学捐资1万元,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1992年10月,他与家乡人民商定,由朱圪 村提供土地60亩,他投资100万美元,在朱圪 村建一所完全中学。当月13日奠基动工。次年10月20日落成,以他和夫人名字的第一个字组合,命名该校为“国瑾中学”,总占地4.0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分设行政和教学两个区,建有综合实验楼、普通教室、语音教室、阶梯教室、仪器室、图书室、教职员工及学生宿舍楼,食堂、浴室、含400米标准跑道的体育场等,设施完善,一应俱全。国瑾中学原计划办成有高中和初中的完全中学,后经洛阳市报请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改名为“国瑾中等职业专科学校”,招收全日制初中3级6班;原计划中的高中部改为职业中专,设电子、建筑、财会、医疗等4个专业16班,面向社会招生,修业期限为3年。
1994年元月,黄国璋创办的英属维京群岛中贸投资有限公司注资247.5万美元,以占注册资本55%的比例,和偃师市水泥厂合资,组成中和祥水泥有限公司,投建的两条水泥生产线,于1996年9月投产,年产425号、525号水泥30万吨。投产以来,累计生产水泥291万吨,累计纳税10200万元,成为偃师市合资的大型企业。1995年3月,英属中贸投资有限公司又投资8800万元人民币,以占注册资本55%的比例,与偃师市发电厂合资,兴办了洛阳中友电力有限公司,一期装机2×5万千瓦,于1996年7月并网发电,年发电6.5亿千瓦时,投产以来的10年间,已总计发电60.21亿千瓦时,总计纳税22346万元,成为偃师市的纳税大户、洛阳市综合实力30强企业之一。
由于黄国璋为偃师市的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经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授予黄国璋为洛阳市“荣誉市民”称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