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女儿为父亲雕像揭幕
大洋新闻 2007-12-22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卢文洁、徐静

本报讯 (记者卢文洁、徐静 通讯员黄俊强)昨日是星海音乐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在广州大学城美丽的星海音乐学院校区,受邀前来参加庆典的冼星海女儿冼妮娜为父亲雕塑揭幕。在采访中,冼妮娜透露父亲当年在巴黎求学和马思聪拜入同一门下的往事,但很遗憾没能从马思聪口中听到对这段珍贵回忆的讲述。
冼星海独生女学的是造飞机
星海音乐学院是全国唯一以音乐家命名的音乐院校。昨日为新落成的冼星海雕像揭幕,冼妮娜双眼润湿,她说:“我父亲是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回国,为了抗日应邀到延安鲁艺音乐系任教,他特别想在全国解放以后回广东建一个像样的音乐学院。解放后全国建了9所音乐学院,广州的以星海命名,可以说实现了父亲的遗愿。”
身为冼星海独生女,冼妮娜却没走上音乐的道路。她学的是造飞机,和音乐离了十万八千里。冼妮娜说这是当年时代的需要,她读中学时祖国需要大量建设人才,老师看她数理化好,就建议她学理工科。
“马思聪走了,留下永远遗憾”
近日马思聪“魂归广州”,实际上冼星海在法国巴黎求学时曾经和马思聪交往深厚,昨日冼妮娜也提起这段往事。“父亲和马思聪是同乡,都学音乐。在巴黎时,父亲穷困潦倒,马思聪听说了,就把他自己的小提琴老师介绍给我的父亲。后来这位老师获知我父亲生活窘迫后,免除了我父亲的学费。”
目前冼妮娜定居杭州,有事才到广州办理,听说马思聪家属也几次回广州,但很不巧没有碰面。“我曾经给马先生的女儿写过信,她也给我回信,我说有些事情我想请教一下马先生,她告诉我到美国会代我向她父亲询问,但是很不巧,没过几年马先生就过世了。所以到现在,我都没有得到马先生亲述当年与父亲共同在巴黎求学的回忆。”冼妮娜说,马思聪走了,这也成为她心头永远的遗憾。
抨击关于冼星海的影视作品
近年有关冼星海的影视作品不断面世,冼妮娜也看过,基本上不太满意。“电影拍得还可以,但总觉得差一把火候。”“如果电影编剧时能按照真实的情况写,会更加生动也更感人。”
至于20集的电视剧,冼妮娜直言“还不如电影呢”,特别是前9集与事实严重不符,有歪曲冼星海形象之嫌。“前9集写父亲在巴黎求学的经历,都是关于他如何与巴黎女郎谈情说爱,事实上父亲在巴黎拼着命去求学、打工,做过洗盘子、跑单、在浴室里给人擦背、喂鸡养牛、给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最好的工作也只是给作曲家抄谱,哪有时间去谈情说爱。我曾经拜访过从巴黎回来的和我父亲相识的同学,他们都表示我父亲在巴黎根本就不可能有女朋友,也没见过女孩子来找过他。这部电视剧前9集都是杜撰出来的。”对此冼妮娜表示非常不满。
手头有父亲几十万字作品待整理
冼妮娜一直在收集整理冼星海的遗作,出版了《黄河大合唱》,包括“黄河大合唱”在1939年延安和1941年前苏联的两部不同的手稿,冼妮娜还把声乐部分提出来,编成书。书中包括与作品有关的文章、照片和题词,还有创作60多年以来的演出概况。
冼妮娜说冼星海勤奋好学,作品非常多。一般只知道他的一些声乐作品,但除此之外冼星海还有好多器乐作品,像交响乐、交响诗、重奏等等,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音乐形式都有过尝试。另外,还有保存下来的四五十万字文字作品和美术作品有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