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高级将领第七集
赵家骧,字大伟,陸军二级上将。先后担任过国民党第十一军团参谋长,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参谋长,第六兵团司令官,徐州“剿匪”前进指挥所副主任,去台湾后任陸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金门防卫司令部副司令官。死后,追晋为陸军二级上将。赵家骧喜读诗文,著述甚多,故有“儒将”之誉。
赵家骧,
赵家骧的母亲章培贞,字幼兰,出自豫北望族,贤淑洁雅,诗熟书,且颇有文名。章氏共生三子二女,赵家骧居中,其兄伊生,姊家珩,弟踵武,妹家瑜。赵家除有大宅院外,拥有田产一百余顷,家里雇有佣工。赵家骧少年时代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优裕的环境中。
赵筱泉望子成龙心切,让赵家骧进私塾读书。赵家骧进私塾后,因资质聪颖,学业日进熟记《四书》,并从父亲受“礼义廉耻,忠孝仁爱”等四维八德教育。后入汲县高等小学,卒业后又入河南省立二中。
赵家骧在位于河南省城的省立第二中学读书期间,正是“五,四运动”
之后,全国各地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各省大兴新学。赵家骧聪明好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923年,曹锟贿选成功,吴佩孚曾向其建议尊重段祺瑞,联络卢永祥等东南实力派,曹不听。吴佩孚一气之下离开北京,率部到洛阳一带埋头练兵,先后成立幼年兵学校、学兵团、讲武堂、军官讲习所等军校,扩大巩县兵工厂的规模,并在报纸上刊登招收新兵的启事。赵家骧看到吴佩孚的启事后,产生了加入幼年学校学习的的念头。
他把这一想法告诉母亲后,立刻引起了全家的反对。章培贞素来有“好铁不钉,好男不当兵”的意识,且视纲常常礼教为经世之准绳,坚决反对爱子弃文习武。赵家骧为此大闹了几次,家里仍不放行。眼看招兵期限一天天临近,他转眼一想,不如先摆脱家庭的羁绊再说。一天夜里他趁家人不注意,从汲县两丈多高的城墙上跃入护城河,涉水逃到洛阳,旋即考入幼年兵学校。自此,赵家骧投笔从戎,开始了军旅生涯。
1924年10月,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吴佩孚所部溃散,吴被迫通电下野后,赵家骧所在的幼年兵学校被张作霖改编,赵家骧也随之进入东北讲武堂第九期学习,后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1929年7月10日,国民党政府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挑起“中东路事件”。7月19日,苏联以飞机、坦克、军舰向我国东北沿边绥芬河、满州里等地发动进攻。当时住满州里守军奉系第二十旅旅长梁中甲急电调刚刚从讲武堂毕业的赵家骧为作战参谋。赵家骧协助梁忠甲指挥作战二月余。12月,中、苏双方签定《伯利会议议定书》,宣布休战。因赵在梁部占上尉缺,就被分配在第十二旅做上尉连长。
张作霖在皇屯预谋炸死后,北方各大派系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经过几番权利再分配的争执,各派临时达成协议:阎锡山据有晋、冀、察、绥四省及平津两市。赵家骧随之也调入驻北平之晋军第二十七师楚溪春部,任少校营长。1930年,赵家骧调任该师中校参谋。
二
中原大战爆发后不久,由于张学良突然出兵拥蒋,招致阎锡山、冯玉祥集团大败。蒋介石责成商震负责整编山西军队,不久晋军改为四个军,商震、徐永昌、杨爱源、傅作义分任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军军长,晋军改编后,赵家骧所在的二十七师隶属商震部三十二军。自此赵家骧开始参加国民党正规军成为国命革命军最年轻的营长之一。
日本侵略军自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断向关内进攻。1933年3月日军在攻陷热河(今河北、内蒙、辽宁三省交界处)之后,继续进犯长城各口。一时间,平津震惊,华北告急。中国军队在长城一线抵御来犯日军,长城抗战爆发。此时赵家骧已被调任第一四二师中校营长,他率一营兵力不顾枪枝陈旧、装备简陋,用近战、夜袭战术,以大刀与日军展开血战。在仰望口与日军铃木旅团争夺正面高地,重创日军,挫伤了敌军进犯的锐气。赵家骧也以战功调任第四十七师某团副团长。
1934年,赵家骧所部奉命溯长江入四川,再由四川转入贵州境内,堵截长征途中的中国工农红军。次年一月,因“围堵”有功升任第一八四师上校参谋长,旋又考入国民党陸军大学第十四期,学习战术理论。毕业后于1938年初,调升第十一军团第二军(军长李廷年)参谋长并兼十一军团参谋长。
9月7日,日军第六师团一部攻陷广济。田家镇要塞的北部有广济、黄梅,南部有阳新、瑞昌,四地均为田家镇的侧背。广济一失,田家镇要塞右侧就失去了依托,成了孤立状态。在此危急时刻,赵家骧机智地改变要塞部署,命令第九师一部守卫九牛山,乌龟山、沙子瑙、鸭掌庙及马口湖南岸一线;一部到铁石墩、田家墩担任警戒,该师主力前往得栗桥、潘家山、菩提坝街一线迅速占领阵地;自已亲率第五十七师、一0三师及一九七师扼守松山口之线。他率四个师兵力与日军展开激战,由于日军攻势异常凶猛,加之有海空军助战,此次战役打得相当艰苦,曾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但在日军的大举进攻下,赵家骧率部与敌军苦战十九日之久,后渐感不支,加之南岸半壁山失守,战斗到9月28日,赵家骧奉命撤出阵地。这次战役,是赵家骧初次指挥大兵团作战,他以孤军独当优势兵力,身先士卒,奋勇反击,受到李廷年,及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的表彰。赵家骧曾对人说;“此为余生第一次指挥大兵团作战,当李将军(延年)给与余效命和实习机会时,一方面心情感到十分沉重;一方面要试验平日‘纸上谈兵’是否可以应用于实战。此一战役使余深感如果手中掌握确是节制之师,则指挥百万大军与指挥一营一连绝无不同。李将军为北伐名将,统驭和指挥别具风格,平日对余信任极重,为余日后指挥更多大军,难得之预习。” 这年十月,赵家骧因指挥有方升任第十一军团部参谋长。
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的国际补给线粤汉路被切断,滇越铁路成为中国外援的主要通道,日本侵略军为切断这条补给线,进一步逼迫国民党政权夸台,与1939年11月15日,以四万余人的重兵,在一百多架飞机、五十余艘舰艇的掩护下,从广西钦州湾登陆,与中国军队展开激战,与二十四日攻陷南宁,12月1日攻克高峰隘,四日攻占了昆仑关,中国守军为收复南宁,于十二月十八日开始对昆仑关之日军展开强攻。为了加强作战力量,国民党军事当局调集大批部队增援。赵家骧奉命率第九师昼夜兼程自贵州都匀出发,开赴昆仑关前线。赵家骧和李延年于1940年1月初到达昆仑关,这时杜聿明指挥第五军正同敌近卫混合旅团、第十八师团展开激战。赵家骧一到昆仑关,即以第九师接防正面,协助第五军,向昆仑关之敌发起攻击;苏联派来的十八架飞机也从柳州起飞,对昆仑日军实施轰炸。赵家骧亲率临时组成的第四十九、第七十六两师担任左翼,1月3日夜,日军在中方猛攻下渐形不支,就残酷地施放毒气助战,中国军队全军战士同仇敌忾,不顾生死,发起一阵阵猛攻,终于将昆仑关收复。
在昆仑关的争夺战中,敌我双方伤亡都很大。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桂林行署主任白崇喜自一月下旬不断地调集军队,补充兵员;而日军为确保已攻战的南宁,从广东抽兵增援,并于2月1日抡先对昆仑关附近的七甘棠发动陆、空联合进攻。中国军队仓促应战,日军飞机对宾阳猛轰滥炸,第三十八集团军司令部被炸毁,司令部与各部队间的联络中断,丧失了指挥能力,赵家骧和李延年及第九师大部被围困在天堂顶附近,两人相约成仁,后侥幸突围。于是,昆仑关再次落入敌手。
1940年春,赵家骧进入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期受训,,后率第二军调驻常德;改隶第二十集团军司令商震指挥,很快参加宜昌会战。
1940年5月,日军为了进一步“扫荡”武汉外围,并国民党军的“冬季攻势”实施报复,以其第三、十三、三十九师团,独立混成第十八旅团及第六、四十师团各一部,在第十一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的指挥下,沿湖北随县、枣阳一线以北地区展开攻势,企图首先歼灭襄河以东中国军队,尔后将襄河以西中国军队压迫于宜昌附近加以围歼。五月一日,日军按计划兵分三路猛攻襄河东岸,川军第二十九集团军力战不支,向大洪山核心退却,日军遂得以长驱直入。五月31日,日军北路军攻占了襄阳,继以第三、第三十九师团分沿襄阳、南漳、遂安道及宜城、荆门、当阳道,进攻宜昌。在当阳吃紧时,赵家骧奉命率第二军主力渡过长江,驰抵当阳,与越过襄河西进的日军展开激战,全军将士同心协力,拼死抵抗,屡挫敌锋。安远告急,赵家骧又分兵一部赶赴安远以北山区,力阻日军前进。6月3日,由于国民党右翼第二十六军抵敌不住,日军遂沿工路攻陷南漳、宜城,并向宜昌逼近。宜昌系川东门户,国民党中央惊慌失措,急派陈诚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重新部署第二军、第十一军、第十八军、第七十九军,展开宜昌会战迫使日军无法溯江西犯,但宜昌外围荆门、十里铺、十回桥先后被敌攻占。6月10日,日军第十一军团下达攻占宜昌命令:“军决定攻占敌军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江南北联络要冲宜昌。”12日日军以强大火力猛攻国民党第十八军,双方展开殊死攻坚战,历时两天,第十八军力战不支,12日,日军攻陷宜昌。
1942年9月,第六战区为策应湖北抗日战场,加之日军占领宜昌后,不断对重庆进行袭忧,决定对宜昌日军展开进攻。10月6日,赵家骧率第九师、新编第三十三师、第七十六师猛攻宜昌,克复了宜昌近郊的胡家大坡、大娘子冈、慈云寺等重要据点,并以炽烈的炮火轰击宜昌城。赵家骧还派五十多名战士组成的“决死队”于这夜晚乘小船突入宜昌城,以大刀猛砍日军,苦战至响午,毙敌几百人。七日,赵家骧亲自指挥三个突击营荛克东峙、土城等据点,离日军第十三师团的司令部不到一千米激战中,日军施放毒气,并配以飞机轰炸,三个突击营伤亡惨重,被日军压迫出宜昌。决死队五十名勇士,毙伤敌人数倍后,全体中毒殉国。后赵家骧奉李延年军团长电话指示撤退。
1943年春,赵家骧奉命调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一厅第三处处长,策划抗日战略。是年2月,国民党赴缅远征军司令部组成,应陈诚之邀赴滇,任中美合办的国民党驻滇干训团步兵大队少将大队长。1944年1月,干训团改组为中美参谋学校,赵家骧与美国将军魏德迈共主其事,训练参谋人员,沟通战略战术思想。在此期间赵家骧为培训参谋人员出了大力,曾受盟军的表杨。
9月赵家骧任杜聿明第五集团军参谋长,策应反攻,后未果而终。
三
1945年6月,赵家骧又兼任昆明防守司令部参谋长。是年八月九日,蒋介石一面忙于接受日军投降事宜,一面电召杜聿明至重庆面授机宜,策划“倒龙事变”。蒋介石指示说:“你这次回去做解决龙云的工作,除作军事准备外,还要对云南的通讯、交通、学生、民众情绪等作周密布置,切勿走漏风声。”
杜聿明次日飞返昆明后,即单独与赵家骧商议,如何稳妥利索地解决龙云武装,并授全权予以赵家骧,令其迅即似好计划,尽快下手。赵家骧因在昆明已有二年多时间,对龙云的情况十分熟悉。他派专人对龙云在昆明的兵力及驻地作了详尽的调查,又对昆明通往全省的电话、电报及公路、铁路及飞机场作了严密的控制计划,力争使龙云与外界无法接触。并制定订了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围困龙云省政府所在地五华山的计划,只留五华山弹丸之地和龙云的贴身卫队,到时候让龙自已决定何去何从。
赵家骧和杜聿明按照计划秘密地进行准备着。9月27日蒋介石派王叔铭到昆明,给杜、赵带来一封亲笔信。信中说:“日内就要颁布免除龙云在云南本兼各职,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由卢继任的命令。”并要杜聿明赵家骧最好一枪不发,并绝对保证龙云的安全。
不久,蒋介石又命令昆明飞机场归杜、赵二人指挥,要他们将飞机、大炮、战车一齐准备好,万一龙云率部抵抗,就立即集中火力轰击五华山,逼其就范。蒋既要绝对保证龙云的安全又要集中火力轰击五华山,这前后矛盾的命令,使杜聿明十分为难。赵家骧向杜聿明建议说:对于介决龙云的部署已准备妥当,到9月27日夜为止, 只要将中央的命令发布,在两小时即可介决龙云的全部武装,控制五华山以外的市区并恢复市内正常秩序。如龙不听命令,可用一部分兵力加以解决,活捉龙云。如果用飞机、大炮轰击,城内居民肯定会引起骚乱,甚至波及云南大学及西南联大的安全 ,引起学潮, 在政治上影响不好。赵家骧和杜聿明将这一想法电告蒋介石,由于蒋平时最害怕学潮,立即复电同意他们的意见。9月29日晚,赵家骧和杜聿明在一切准备就绪后赶赴昆明北郊岗头村指挥所,召集团以上军官开会、下达行动命令:
“命邱清泉第五军之黄翔第九十六师、袁壁生第四十九师包围并解除昆明市城厢的龙云武装部队、昆明东郊暂编二十师之一部、东门城楼宪兵大队以及金碧路、正义路所住部队的武装。
“命胡长青第四十五师解除东北校场营房及城北门宪兵大队武装。
“命罗又伦青年军第二0七师和机场守备司令郑庭笈,各指挥所部,解除曲靖保安部队武装,严格迫近控制各个机场。
“封锁交通、通讯,对龙云往来电报一律扣留,并将电话线截断。
“命熊笑三之第二00师,由罗茨县经碧鸡关开至昆明西郊为预备队。”
从9月30日凌晨5时开始,赵家骧、杜聿明按定计划,用五十分时间即将龙云各部全数解决,双方偶有小规冲突。由于赵家骧、杜聿明蓄谋已久,且兵力超过滇军几倍,龙云各部豪无准备到六时整,龙云只有五华山弹丸日之地了。龙云闻变后,随即发出“戡乱”电报,令全省各区、县长率保安部队星夜向昆明前进,进行反击。但由于龙的一切对外联系工具被赵家骧事先切断,戡乱文电,一个都未发出去。
9月30日上午,赵家骧见龙云大部队被解除,即为杜聿明起草并发布了安民布告解除戒令,恢复昆明正常秩序。随后龙云支感到大势已去,不得不服从蒋介石颁布的命令。这次“倒龙事变”,赵家骧协助杜聿明干脆利索地解决了“云南王”,为蒋介石去了一个肘腋大患。蒋介石曾称赞赵果断刚毅,是个将才。
四
1945年10月18日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成立。赵家骧因在昆明协助杜聿明有功,被调任为长官部参谋长,跟随杜聿明赴东北“接受”日军占领地。
10月27日,杜聿明、赵家骧和国民党驻东北特派员蒋经国到长春拜会苏联远东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商议接收东北事宜。30日三人又飞回重庆向蒋介石报告,并称已同美国第七舰队司令金开德交涉好,由美舰运输第十三军、第五十二军到营口登陆,接收东北。现第十军已送至秦皇岛;第五二军亦将从越南起运。
10月31日,杜聿明、赵家骧、蒋经国至天津。在天津时,三人会见了美其名曰国驻天津第三陆战队司令洛克,代表蒋介石慰问美军,并请求美军维持天津至秦皇岛段铁路的安全。不久,苏联宣布自东北撤军,杜聿明和赵家骧得知营口苏军已经离去,被中共军队接收,不能登陆。杜、赵仍与美舰队司令商议,沿口至葫芦岛间侦察若干登陆点,以武力强行登陆。
11月8日赵家骧率 第十三军、第五十二军在秦皇岛登陆后向榆锦的中共部队进攻。进过一周的武力搜索,得知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指挥的部队约五万人,早接收山海关、角山寺、九门口和义院口呈带,并构筑了阵地,以防国民党军进攻。赵家骧命令第十三军向沙河推进,第五十二军集结于海阳镇地区,准备攻击山海关。11月14日,赵家骧下达向山海关中共军队进攻的命令;发第十三军为主攻,发第五十二军第二十五师为迂回部队,该军主力为预备队。15日,第十三军第五十四师顺利攻战占九门口,第二十五师迂回也顺利占领了义院口16日赵家骧下令向中共军队主阵地进攻,中共军队主动撤退。国民党军未经激烈战斗进入山海关。
随后,国民党军队攻入绥中,休整四天,一方面整理后方交通补给事项,一方面派各部队以各种手段侦察中共军队行动。赵家骧得知兴城、锦西、葫芦芦岛一带仍有冀热辽军区部,有阻止迟疑国民党军进、待主力到达反攻之动向;乐亭附近中共游击队不断袭击北宁路国民党军队的交通运输等等。赵家骧根据这些情况,决心在中共军队主力未到达之前,迅速攻占兴城、锦西、葫芦岛,进取锦。当即命令第十三军主力为右攻击兵团,向兴城方向攻击;第五十二军大部为左攻击兵团,向兴城西北一带攻击。当时,由兴城撤退的中共军队尚不知国民党已进入锦西,被截击,伤很大。这样,国民党军长驱直入,先后攻占了兴城、锦西和葫芦岛。
赵家骧连取得三役胜利,颇有喜色,双侦知守备锦州的中共军队为第十一、十二、十九、二十等旅及警备第一旅、炮兵旅等不完正部队,装备较差,弹药缺乏,而中共军队主力则正沿辽热边区向锦州方向前进中,即令第十三军和第五十二军沿北宁路向锦州方向前进,很快攻占锦州。到1946年1月15日,赵家骧率部攻占了沈阳,次又占领了平泉等地。继之又在占领区奉命停休待命。赵家骧还兼任沈阳市警备司令。在沈阳期间,赵家骧在邻近各县强征壮丁补充缺额,收编伪军及土劣武装,积极备战。
1946年4月中甸,国民党军由美舰运送,从上海、广州、越南等地抽调五个军到达东北,向解放区猖狂进攻。此后国民党军继续北犯,双方发生激烈战斗,共进行了辽南会战、四平街会战、开源会战、临江会战、吉长会战等大小数十役,赵家骧均参与指挥。5月23日,国民党军进占长春到5月31日止,又占领了松花江以南永吉至农安一线。在国民党军攻战长春的同一天,蒋介石为一时表面的胜利冲昏了头脑,飞到沈阳,亲自指挥向解放区进攻这时解放军採取的战略是北守南攻,并在辽宁南部发动了强大的攻势,鞍山海城一带岌岌可危。 ,
1947年秋,赵家骧奉调第六兵团副司令官兼第三训练处处长,辖四个师疯狂进攻解放军,迭遭惨败,忧郁成疾。
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后在东北准备发动辽沈战役。1947年10月,解放军发动秋季攻势,消灭国民党军近十万人,东北行辕主任陈诚顾此失彼,不知所措。1948年1月,在辽西公主屯,国民党军精悦部队之一的新编第五军被全歼,军长陈林达被俘。蒋介石慌忙飞到沈阳召集将领,打气按抚,并明令设置东北“剿总”总司令部赵家骧应蒋介石电召由辽西赶到沈阳就任司令部参谋长兼政务委员。国民党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在辽南方面,1948年2月6日解放辽阳,全歼国民党暂编第五十四师,前锋打到沈阳南郊白塔堡附近;2月19日,攻占沈阳外围法库县城,接着连克鞍山、永吉、小丰满、四平街,歼灭国民党军近十五万。至此国民党军,只剩下长春、沈阳、本溪、锦州、葫芦岛几个孤立据点。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围困锦州藉以全歼东北敌军。当时,赵家骧拟订了作战计划:等明年春暖,营口冰开,全军由沈阳南下,“收复”辽阳、海城、营口,另从海上运兵,自葫芦岛登陆,“收复”锦州,以解沈阳之急。此法进则可解长春之围,退则可撤出主力,以与解放军决战,赵家骧认为此法阻力很小,稳妥安全,利进利退。
但是,在守卫东北的问题上,蒋介石和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意见不一,蒋要卫集中主力向大虎山、黑山攻击,将主力撤至我锦州,而卫则坚决不肯。赵家骧作为参谋长,在蒋介石、杜聿明、卫立卫中间折衷调和。但由于人民解放军攻势甚猛,很快攻占了长春,并从锦州外围痛击范汉杰,东北国民党残部惶惶不可终日。
1948年4月18日蒋介石再度飞沈阳,召集卫立煌、杜聿明、赵家骧等开会,作最后抵抗。蒋介石坚持实施廖耀湘兵团向锦州攻击前进的计划,卫立煌怕蒋介石责备自已,就推给杜聿明先讲,杜又推给赵家骧。赵家骧一向认为蒋介石自已的恩人,他自已能先发言是莫大的荣幸,就站起身来,摊开地图作了敌情判断;敌军在东北总兵力为八十万,使用于锦州方面的约六十万,长春方面的近十万超过我军兵力两倍多。而且敌军无后顾之忧,可以集中兵力与我作战。而我军既要保卫沈阳,又要收复锦州,有破敌各个击破之虞。所以向锦州攻击值得考虑。“杜聿明在赵家骧没讲完话时,也表示同意赵的意见。赵家骧还接着说了自已的看法,蒋介石见赵、杜均未迎合自已的主张,十分不快,只说”你们研究研究再说“,当天飞返北平。
10月19日,应蒋介石电召,卫立煌、杜聿明、赵家骧等一齐到北平开会。卫、杜、赵三人在飞机上商定不同意进攻锦锦州,建议蒋介石迅速将廖兵团撤回新民,待补充整训完成后,再相机”克复“锦州,打通北宁路。到北平后,蒋介石召三人和傅作义一起研究攻打锦州方略,蒋介石见三人没有附合自已的意见,火冒三丈,拍桌瞪眼,把三人大骂一顿。这时杜聿明、赵家骧看到蒋介石下决心要放弃东北,只顾个人尊严,不好违抗,便迎合蒋的心里提出两个方案:第一,令东北国民党军迅速从营口撤退;第二以营口为后方,以一部守沈阳,主力归廖耀湘指挥,向大虎山、黑山攻击,如成功,进而收复锦州,否则,遂次向营口方面撤退。”蒋介石听后颇感满意。
卫立煌、杜聿明、赵家骧迫不得已,回到沈阳后,电召廖耀湘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同时卫立煌令赵家骧在辽中多架桥梁,以备廖兵团在慌乱之中退不到营口就退到沈阳。
锦州失守后廖兵团从10月23日起,与坚守黑山、大虎山的人民解放军激战,毫无进展。25日晚,廖的司令部被袭击,廖耀湘忙向卫立煌电告请示,卫命廖迅速向沈阳撤退。不久,廖兵团大部很快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廖兵团被歼,沈阳乱作一团,赵家骧认为调营口部队以沈阳没有把握,万一调不来,逃不掉,不是被俘就是被惩办。。赵家骧又拿不出蒋介石的招牌,让周福成担任沈阳警备司令,代自已坚守,自已则和卫立煌等东北高级官员一起逃到北平。在这之前,赵家骧因指挥作战迭遭惨败,日夜谋划,一愁莫展,以致得了急性胃出血,被送到青岛医治。后来,赵家骧还写了《东北三年》一书,检讨失败原因,并称此次战役自已“壮志未伸”,实在是“终身遗恨”。
辽沈战役后,华东人民解放军很快发起淮海战役。国民党徐州“剿匪”前进指挥所成立,赵家骧任副主任,负责到浦口为国民党军做后方补给。当时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先后被解放军吃掉后,国民党残部被围困在陈官庄一带。被围期间,国民党部队严重缺粮缺弹,赵家骧组织空投,但是这点粮弹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加之解放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军事攻势和政治攻势,国民党军已全无斗志,一触即垮,阵地很快被解放军攻破,“指挥所”主任杜聿明等被生擒,赵家骧逃到南京。
1949年4月,赵家骧携眷从南京飞到台北。八月下甸,被蒋召见,委以国防部部员,令其到重庆、成都收拢部下继续与人民解放军血战到底。但不久,刘邓大军挺进西南,国民党残部纷纷南窜,赵家骧也逃回了台湾蒋介石在阳明山召见他,鼓励他,令其为反攻大陆效力。
由于陈诚的提拔,1951赵家骧被任命为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并代理参谋长,1952年实任参谋长之职,致力于防守台湾和“反攻大计”,并对国民党军队的参谋制度加以修改。1954年赵家骧调任国防部战略计划研究委员会。1955年4月1日改任第一军团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1957年6月,调任金门防守司令部副司令长官,辅佐司令长官胡琏加强金门、湖“防卫”工作。
1958年8月23日,“国防部长”俞大维到金门视察。这天晚上,美国驻金门顾问团欲在太武水上餐厅举行宴会,赵家骧与吉星文等到四人先去餐厅察看。晚六时30分,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赵家骧、吉星文在逃向防空洞时,被炮弹击中,赵家骧很快死去,时年四十八岁。赵家骧被除数炸死后,蒋介石念其反共有力,终生不渝,明令全军予以褒杨,并追晋赵家骧为陆军上将,其生平事迹宣付国史馆立立传,并厚其家属。
赵家骧一生著有《历史上之中国边防》、《步兵射击与运动之联系》、〈近代步兵〉、〈中美参谋业务及其教育之异同〉、〈抗战述评〉、《剿匪战役之追述与检讨》、〈参观美国陆军观感〉以及〈自传〉等,赵家骧死后,金门司令官胡琏主持“赵上将遗著编印委员会“搜集赵家骧全部诗文、笔记、日记、函牍,汇编为〈赵家骧将军诗文集〉共三卷,于其死后两周年纪念日出版问世。由于赵家骧不仅能在战场上带兵,而且还写出了许多军事著作,深得蒋介石赏识。早在1951年2月蒋持手令赵家骧入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受训;4月入园山军官训练团高级班”一期受训,并任副班长,受蒋介石之命列为台湾十大将领,撰写回忆录,“检讨剿匪得失”。1954年5月,赵家骧再受蒋介石手谕入国防大学联战系第三期受训,并以优异成绩结业,颇受蒋介石赞誉。赵家骧曾先后获取四等宝鼎、四等云麾、胜利、忠勤、国华、陆甲二级、陆甲一级等勋章十枚,美国也曾受予他银星、功绩、自由等勋章。
赵家骧早在河南汲县老家时,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一女结合,生女赵平,后双方感情不合,中道离异。1930年赵家骧任晋军第二十七师楚溪春部中校参谋时,楚见他为人干练果敢,作战勇敢,把女儿楚瑞延许配给他。楚瑞延,北京大学毕业,端庄贤淑,善理家务,婚后二人相敬如宾,感情甚笃,相约白头到老。他们生了三个女儿,长练石,次漱石,三燕石。
解放军出版社(张鸿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