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铁城-党国铁老
1948年11月26日,蒋介石批准行政院长翁文灏辞职,提名孙科组阁。这样,孙科留下的立法院长的位置便理所当然地要由吴铁城来继任,蒋介石也表示同意。可出人意料的是,在孙科开出的组阁名单上,第一个就是“铁老”,要他当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长,并且向蒋介石表示,“非铁老同出不拜命”。蒋介石立即找吴商谈,希望他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长。权衡之后,吴铁城决定出任行政院副院长,这不仅因为其在历史渊源上植根于粤系并且与孙科关系密切,还在于其对政治前途认识不明,以为大局尚有可为,决定直接出马干它一番。
吴铁城走马上任未久,蒋介石下野了。但蒋介石仍通过电话向孙科内阁发布指令,以孤立代总统李宗仁。对此,吴铁城甚不以为然,与蒋介石之间出现了意见上的分歧。
为了取得美国政府的援助,与共产党“划江而治”,吴铁城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进行了一次会谈,请求美国贷款。司徒对吴铁城说:“美国国会对中国政府内部不团结表示忧虑,如果蒋先生不出国,南京无从集中权力,因而和谈也就没有希望。”
对此,吴铁城也有同感。他认为,必须尽快劝说蒋介石出国,才能将权力集中在李宗仁和自己的内阁手中。于是,他请曾当过蒋介石机要秘书的李惟果,到溪口转告蒋介石自己急切希望其出洋的意思。
吴铁城没想到,他的这个建议,蒋介石非常恼怒,大骂吴铁城忘恩负义,几天以后,他逼迫孙科内阁辞职,而吴铁城的中央秘书长一职也被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的名义下令撤销。
国民党政权迁到广州以后,美国希望李宗仁在广州组成一个与蒋介石截然分开的政府,但蒋介石无意帮李宗仁保广东,暗中指挥从上海、青岛等地撤出来的军队往沿海一些岛屿驻防,吴铁城对此痛加责难。他质问国防部:汤恩伯的部队撤出上海后为什么不去广东而去福建?刘安祺的部队从青岛撤出后为什么不调到粤北而去了海南岛?从军力部署来看,国防部只准备守一些沿海岛屿,根本没有制定保卫华南的军事计划,简直是本末倒置。但参谋总长顾祝同告诉他,这些都是总裁亲自决定的,他也只好摇头叹气。
这时,吴铁城的老部下、新闻局局长汪公纪从巴黎回国,吴对于这个坚定的反共分子的归来格外欣喜,将他安置在自己的家里,当晚就与他畅谈形势。汪公纪极力怂恿吴铁城到各国去游说政要,他强调说“人心息息相通,拿海外的人心来振奋国内的人心,再拿国内的人心去振奋海外的人心,互相桴鼓,必有可为。”吴铁城当时听了,默不作声。
过了几天,汪公纪又来劝说:“铁老既有华侨为后盾,也应该及时把握,倘若能够亲自出马激起海外侨胞的向心力,登高一呼,必然能产生奇异效果。铁老有些老关系和老交情,写了十几年圣诞卡的朋友,现在也该认真地做一些正经的事了。”自从1939年开始,每年吴铁城都会向外籍友人寄卡片,都是这位汪公纪经手的,每次都要处理数百张圣诞卡,故而汪有此一说。这一次,吴铁城仍不做声,但想来心里也有一些活动了。不几天,吴铁城就对汪公纪说:“好吧,我们就出去走走,你替我写信呈报总裁。”
1949年8 月,吴铁城在汪公纪陪同下,出访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尼、香港。其中,日本之行最为重要。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白皮书已经发表,美国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不满以及不支持的态度十分明显。但吴铁城心中明了美国的反共本质,仍然希望从美国人那里获得对国民党政权,尤其是对李宗仁广州政府的支持。在赴日之前,吴铁城还特地到台湾向蒋介石请示机宜,返回机场时又去看望了王世杰。王世杰的沉默不安与吴铁城的雄心勃勃成了鲜明的对照。王世杰显然对此行不抱太大希望,但困居台湾的国民党大小官员却巴望着吴铁城此行能有所收获,因而在台湾松山机场送行的简直成了人山人海。来送行的桂永清还递过来一本杂志,上面有三个惊心触目的大字“新希望”。吴铁城上飞机后慨然言道:“我们的任务是真大了!”
吴铁城访日是以“中华民国政务委员”、“内阁阁僚”身份出行,虽是非正式的访问,却也引起了美国国务院的不满和冷遇。当时,坐镇日本的麦克阿瑟倒是吴铁城的好友,还特派了高级官员前往迎候。但就在飞机即将降落时,华盛顿忽来急电,命令麦克阿瑟总部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招待仪式。麦克阿瑟无可奈何地把前去迎候的人悄悄撤离机场。吴铁城下机时,仅有国民党军事代表团团长朱占亮在此迎候。吴铁城遭到如此冷遇毫不灰心,反而颇为自信地说:“麦克阿瑟,不会不见我的。”果然,不久麦克阿瑟就约见吴铁城,不过联络人员事先就给吴铁城带来“不谈政治”的约定。
尽管如此,麦克阿瑟和吴铁城会面的时候,他们还是极其亲热,无话不谈。一周之内,他们就见了三次面,并共进了一次午餐。麦克阿瑟向吴铁城提出,美国政府已放弃对蒋介石的支持,但对李宗仁仍寄予希望。麦克阿瑟对吴铁城作了如下许诺:“希望你们能够支持到圣诞节,那时我必将挺身来救助你们。”
虽然麦克阿瑟极力反共,面对人民解放军在大陆的不断胜利和国民党的节节溃败,他“义愤填膺”,想助其一臂之力,然而他的力量十分有限,他所指挥的驻日美军仅四个师,而每师都面临兵额不足和武器配备不足的问题,因此驰援国民党只是空口说白话。倒是吴铁城经他一鼓励,却十分兴奋,回国后经台湾而去广州,就立即在自己的寓所召开会议,当众宣布麦克阿瑟对他的承诺。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一个个原本沮丧不已的军政首脑们兴奋地起立鼓掌。但是国民党军队实在太不争气,没有守到圣诞节,连50天都未能维持。在广州失守的前几天,汪公纪去拜见吴铁城,见他绕室徘徊,怨声不断。
吴铁城不顾年老体迈,为李宗仁政府如此奔走,必然引起蒋的不快。但工于心计的蒋介石并没有立即发作,在1949年7月,蒋介石飞到广州组建“中央非常委员会”时仍提名吴铁城任委员,力图用保住自己在国民党最高决策层次上的地位来换取党国“铁老”对自己的支持。然而“铁老”却对蒋介石的党国越来越失望,借财政税收等问题,吴铁城向受到蒋介石支持的阎锡山内阁猛烈开火。
吴铁城尽管对国民党的内外政策提出批评,但对蒋介石仍是忠心耿耿。一位朋友问他:“那你今后作何打算?”吴铁城凄惨地苦笑说:“到不得已时,恐怕只有到台湾去再说了!”
1949年底,吴铁城经香港到了台湾。次年3 月,蒋介石复任“总统”职,吴铁城被任命为“总统府资政”,继续辅佐蒋介石,苦心经营台湾孤岛。
吴铁城不久奉命出使印尼,而那时,英、荷等国家已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印尼对吴铁城等使节十分冷淡,只是碍于以往的交情没有给他闭门羹。1950年春,吴铁城又凭借过去奉命参与韩国独立运动的关系,专程访问韩国总统李承晚及朝野人士。这一次与原来的出访日本印尼两国截然不同,场面宏大、热闹非凡,使得饱受冷落的吴铁城兴奋不已。因为得知他要来访,韩国上下他原先主持韩国独立运动所结交的朋友全都出来捧场,他简直成了活动的中心。访韩期间,他恢复了中韩文化协会,以文化运动为名来加强台湾当局与韩国的反共纽带。
5月,吴铁城又赶往菲律宾。他不但成了菲国总统的座上宾,而且四处拜访侨领,发表反共演讲。在离菲前夕,他又召开党务会议,国民党在东南亚各地的负责人云集一堂,讨论反共策略。在吴铁城离开的前两天。一些华侨来求字,他整天整夜地书写,简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当时,有个随从向他求墨宝,他掷笔一言道出了天机:“我的字,怎么要得,我现在是在画符。拿了我的符,便永远是国民党,是反共最坚强的尖兵。”
吴铁城为了反共真可谓不遗余力。从1950年到1952年,吴铁城恢复了“台湾国民外交协会”和“华侨协会总会”这两个极端反共的民间团体,企图博得世界“爱好民主自由国家”的援助,以加强“海外两千多万华侨的向心力”。随后,吴铁城又再组中菲、中泰等协会,以加强台湾同这些国家的联络。也许是吴铁城摆出一副“宝刀不老”的架势,大肆宣言“老当益壮”的反共精神所致,吴铁城在台湾的寓所俨然成为“海外各界人士的联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