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孟老楠
扎根农村 只为父老乡亲
孟老楠出生在盈江太平镇芒允村一个傣族农民家庭,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二十多年来,与他共事的乡镇领导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孟老楠连“窝”都没挪一下。同事、朋友私底下多次询问他:“孟老楠,当年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大多数都调到县城平原了,难道你不想换个更好的地方吗?”孟老楠回答到:“我对农村比较熟悉,在农村更能发挥我的作用,我想为家乡多办点实事,才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就是这一想法让他在基层一待就是二十年。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是孟老楠在2010年全州人大代表交流会上说的一句话。作为孟太平镇人大主席团主席,他力求利用每一次机会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任职期间,曾牵头提出“关于加大山区小学危房改造建设”的建议,最终全县山区小学危房得到了改善;提出的“关于增加村干部待遇”、“将太平镇收费站至弄璋镇芒线公路列入国家二级公路建设”等提案,推动了基层干部和群众实际问题的解决。
孟老楠还在州人代会上多次反映了“将太平镇中低产田改造纳入国家项目”的问题。最终,全镇10个村被纳入国家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计划投资1.6亿元,分3年实施。这对太平镇来说,是一项造福后代的重大民生工程。
按照镇党委的决定,孟老楠分管基础设施建设,联系农业农村工作。20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对群众和实际情况都很熟悉,镇上又把重点工程也交给他。
对于每一项工作他都率先垂范、认真负责去完成:在得知太平镇所辖11个村的群众还没有饮用上自来水后,他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帮村民申请经费,并亲自与村干部一起找水源、测量线路。经过4年的努力,安全干净的自来水流进了数千名群众家中;在芒允硅厂征地工作中,孟老楠与镇村干部一起深入群众,想方设法、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及时排除阻力,提前完成建设用地征地补偿工作; 在太平镇农贸市场、大寨村工业园区项目征地工作中,孟老楠与工作组的同志一起,在连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利用中午、晚上的时间进村入户,细致做好土地登记、计量面积及补偿款及时发放等事项,使该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征用地的使用权,促使了项目早日动工兴建。
在孟老楠开展过群众工作的村寨,俄琼村民小组五保户82岁的木阿比和排早南是得到他关心照顾最多的两个村民。孟老楠除了亲手帮他们写补贴和粮食申请书外,还时常自掏腰包送急用钱,并在申请到救助款物后,亲自送钱到家。在孟老楠去世后,村干部去给两个老人送粮时,二老问到:“太平镇那个高高大大的傣族好久不见来寨子上了,他是个老好人啊!”
“全县十五个乡镇中,太平镇人大主席团是让我们最放心的一个,孟主席不仅会带人而且业务精,人大工作开展得有特点、有亮点。”盈江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副主任邵郡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