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晦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5235060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1月23日

文学上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0-11-23 17:14:4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随同济附中迁至江西赣县。1938年赴广西,任桂林师范学校教导主任。1939年初,任桂林女子中学语文教员,10月,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候补理事、文艺习作指导小组组员、《抗战文艺》(桂刊)编委。1941年任西北联大中文系教授,讲授“现代文学”、“文学批评”等课。1944年任重庆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参加“东北政治建设协会”,任“东北文化协会”理事,1946年任教于上海幼稚师范专科学校。1948年11月,经党组织安排拟从香港转道解放区,因故滞留香港数月,1949年至北平,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称“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同年秋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直至去世。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曾兼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作协”二届理事等职。文革期间遭到迫害。晚年任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补选为“作协”三届理事。
  作为“沉钟社”的发起人和主要成员,杨晦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西方文学的传播做出了贡献。鲁迅先生称评论“沉钟社”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一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文学翻译和文艺评论。所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谁的罪》、《来客》、《笑的泪》、《楚灵王》、《屈原》、《除夕》、《庆满月》《苦泪树》等;译著有:罗曼·罗兰的《悲多汶传》、莎士比亚的《雅典人台满》、希腊悲剧《被幽囚的普罗密修士》、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爱伦坡的长诗《乌鸦》、《钟》等,另译有《莫里哀戏剧十五种》,不幸毁于抗日战火;著有文艺评论集《文艺与社会》,以及《罗曼·罗兰的道路》等文学评论文章。有《杨晦文学论集》、《杨晦选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