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晏与装甲兵(之四)
保持我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各级政治干部的根本职责。建国后,和平环境、身处大城市,很容易使我党我军少数思想、立场不坚定人员,出现动摇和蜕变。
装甲兵领导机关干部中,也存在贪图安逸享受,养尊处优搞特殊化;利用手中权利侵占公物、贪污腐败的种种现象。刘景晏对这种脱离人民、脱离群众,腐化堕落的现象疾恶如仇,利用各种场合提醒、告诫党员和干部要廉洁自率、端正形象,并与不正之风开展了坚决的斗争。
1951年12月,按照党中央号召,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开始了。装甲兵根据军委统一部署,也投入到运动之中。技术部在部长沙风、政委刘景晏领导下,坚持思想教育为主,动员自查、互查,启发自我觉悟、自己主动交代问题,同时动员群众搞好检举揭发。许光达司令、向仲华政委对技术部“三反五反”运动十分重视,经常听取汇报,甚至直接参加会议,做了许多重要指示,为技术部深入搞好运动指明了方向。
运动中,技术部查出问题十多起,最严重的是一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贪占公款公物数额巨大,还有乱搞男女关系、拉帮结派,从事宗教非组织活动,散布对党的政策不满言论等严重错误。问题揭露出来后,开始,这名干部拼死抵赖,拒不交代。在群众举证,工作组查实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情况后,他痛哭流涕,彻底坦白承认了错误事实,写出了数万字的交代材料。广大机关干部,平时早已对其骄横跋扈、自吹自擂的行经十分不满,这时群众一致要求对他实行严惩。
运动后期,装甲兵党委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集体讨论,慎重研究,考虑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不容易,以及本人的认错态度和退赔状况,决定从轻处理,只给予他行政降职、留党察看的处分。处分宣布后,群众和党员都有不少意见,刘景晏耐心做大家的说服工作,同志们才表示以大局为重,服从党委决定。这位犯有严重错误的领导同志,得知上述情况后,当面向沙风部长、刘景晏政委三鞠躬,诚恳地表示,十分感谢技术部党委对他的教育和挽救,十分感谢机关干部对他的宽容,否则自己就会彻底滑落到腐败的泥潭,成为刘青山、张子善第二。
同时,对其他犯有程度不同错误的同志,有的在问题讲清楚,做出退赔后,及时予以解脱;有的根据问题性质,适当给予行政或党内处分。
“三反五反”运动,是建国初期一场重要的政治运动。运动的胜利,有力地抵制了各种腐朽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清除了干部队伍中的蜕化变质分子,教育和挽救了一批干部,提高了干部和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增强了反腐蚀的能力,并在社会上树立了廉洁朴素的社会风尚。装甲兵机关干部在这场政治运动中,受到了生动、现实的教育和考验,对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始终坚持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宗旨,为加速装甲兵的建设和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正规化建设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实行军衔制。
军衔是国家和军队领率机关授予军人的荣誉称号,又是军人等级的外在标识。军衔评定是一件十分慎重的工作。刘景晏根据装甲兵党委和政治部的要求,对技术部二百多名干部的资历、任职时间、立功受奖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对档案不全、本人记忆不清的,还专门发调函、派专人外调,做到了对每个干部都极端负责任。
对个人军衔评定的高低,刘景晏并不十分在意。向仲华同志找刘景晏谈话,刘景晏爽快地说,许司令对军衔几次推高就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完全服从组织决定,个人没有任何要求。1955年9月刘景晏被授予装甲兵大校军衔。一年后,1956年6月确定行政级别时,刘景晏被定为9级。
事隔多年后,任副总参谋长的向仲华谈起刘景晏,还是赞赏有佳。他说,按老刘的资历,1936年参加红军,时任正军职已3年多,评少将完全可以。出于总干部部关于“严格控制将官数额”的要求,装甲兵拟报刘景晏授予大校的预案,征求老刘意见,他不向组织提任何想法和要求,在名利面前,表现出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和风格,装甲兵上下对他评价很高。向仲华还说,为了不让老实人吃亏,56年评定行政级别时,大家一致同意给刘景晏定为9级。当时少将一般才定9级,有的少将还是10级呢!
人品如山。军委装甲兵机关的同志们,从刘景晏身上如同看到光洁无暇的镜子,看到内容丰富的书籍,看到绿荫常在的大树,看到清水潺潺的溪流。
1956年秋天,刘景晏接到中央军委命令,离开了真情热爱、倾心尽力的装甲兵机关,去往上海,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一任政治委员职务。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