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全将戴安澜将军骨灰背回了国
2019年1月1日,99岁的抗战老兵欧阳全与世长辞。欧阳全老人曾任抗日名将戴安澜的贴身侍卫,跟随戴安澜将军参与了昆仑关会战。1942年,跟随戴安澜一道赴缅甸作战,亲眼目睹了戴安澜将军牺牲的全过程,并在戴安澜牺牲后,将其骨灰送回国内。欧阳全记忆中的抗战,也成为了难得的历史纪录。
欧阳全的儿媳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一家人正在为老人料理后事。照顾欧阳全老人的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就在几天前,大家还讨论着准备老人100岁的生日,没想到忽然就收到老人去世的消息。为欧阳全做过口述历史的薛刚回忆,欧阳全老人讲述自己吃苦和幸福的经历时都很平淡,唯独让他激动的就是戴安澜的牺牲和面对戴安澜家人的愧疚。
曾是抗日名将贴身侍卫
2019年的第一天,湖南的抗战老兵欧阳全“归队”了,99岁的他曾在77年前从缅甸的密林中幸运生还,如今回到了他敬爱的“师长“身边。
”很多史料中,对于抗日名将戴安澜在缅甸抗日时牺牲的经历语焉不详,或者存在多处矛盾的地方,欧阳海作为亲眼目睹戴安澜牺牲的人,他的回忆史料价值很高。”口述历史研究者薛刚曾在2018年对欧阳全做过专访,他坦言,听说欧阳全离世的消息,感觉无比崩溃。
在一段欧阳全的口述历史记录中,他这样介绍自己:1920年出生于湖南耒阳。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国人面临亡国的危险。有一天,有人见17岁的他身强体壮,就介绍他去当兵,保家卫国。
欧阳全随即到洛阳,参军入伍,但在河南商丘与日军交战了一次,部队遭遇惨败,“当时的日军飞机厉害的很,可以在长江江面上随便飞。我们中国军队真的没打好,没打出一点名堂,就是不停地撤退。”
此后不久,欧阳全经人介绍,进入了戴安澜的部队,“由于有关系,加上我身材高大,我就被留在师部,做了戴安澜将军的贴身卫士。”
薛刚告诉北青报记者,就是从这时开始,欧阳全始终没有离开过戴安澜,“当时的贴身侍卫,更多地带有一些勤务兵的性质,欧阳全老人主要的任务是为戴安澜挑行李,由此目睹了戴安澜的最后时光。”
1938年,欧阳全随戴安澜的部队前往广西,并参加了之后的昆仑关会战。“这一战打得好,虽然时间久了点,但是打得好,打死了很多日本人,我们也没有一个被俘的。”欧阳全在口述历史的采访中自述。
“1942年,欧阳全就跟着戴安澜前往缅甸,并参加了同古会战,那是历史上有名的惨烈之战。欧阳全最终死里逃生,但戴安澜却牺牲在了缅甸。”薛刚说,“那是欧阳全一辈子最遗憾的事情。”
77年后,欧阳全老人回到了他一直敬称“师长”的戴安澜身边。1月3日,欧阳全的家属都在忙着老人的后事,他的儿媳告诉北青报记者,“老人刚刚去世,目前家里千头万绪,实在是非常忙。”从2015年就参与照料欧阳全老人的志愿者组织负责人杨儒森表示,欧阳全老人的离世很突然,“老人99岁了,但身体特别好,我们还有老人的家人之前都在想怎么给老人过100岁生日,没想到刚刚到2019年,老人就突发疾病离开了我们。”
未能保护“师长”成终生遗憾
“我亲眼看见,有一次有120多名伤兵,走不动了,怕拖累战友,商量后,自愿靠在一起不走了,让人用机枪把他们扫死了。”面对占据优势的日军,戴安澜的部队损失惨重,欧阳全也在回忆中提到了不少让人倍感心酸的故事。但影响他最深的,还是戴安澜的牺牲。
薛刚说,欧阳全提起自己的艰辛岁月和幸福时光时,语气都很平静,手势也不多。唯独谈起戴安澜离世的经历,欧阳全会变得非常激动。“他会用手给我指,子弹是怎么从戴安澜身上打进去的,怎么从戴安澜身上穿出来,会给我比划当时的创面有多大。他记得戴安澜将军牺牲的具体时间点。”
薛刚说,欧阳全曾告诉他,戴安澜将军被日军袭击,壮烈牺牲后,随军医生告诉大家,需要及时将戴安澜的遗体火化。“他回忆说,当时大家就将戴安澜师长的遗体火化了,然后特意找了军队里最干净的一块防雨布,把骨灰包起来,然后找了一个印着红十字的医药箱,将骨灰存放在里面,再用电话线给捆起来。”
杨儒森说,欧阳全曾告诉他,戴安澜将军牺牲时,自己距离戴安澜只有十几米远,为了将戴安澜将军的骨灰带回国,他们一行人背着骨灰,冲过日军的枪林弹雨,将骨灰背回了国。“每次谈到这段经历,欧阳全老人都是老泪纵横的。”
让薛刚和杨儒森都很感慨的是,欧阳全对于自己“师长”的死,始终难以释怀。薛刚说:“他是一个军人,有一种忠诚的性子在身体里,会觉得师长的死,和自己保护不周有关系。”欧阳全曾向薛刚回忆说,回国后,欧阳全和几个战友曾拜访过戴安澜将军的夫人,戴安澜的夫人曾对欧阳全等人说:“你们回来了,师长却没回来。“这句话让欧阳全觉得无比愧疚。
薛刚曾就这件事向戴安澜的儿子求证,“戴安澜的儿子告诉我,确实曾听母亲说起过这件事,欧阳全老人的这个说法是可以对应上的。后来包括我和欧阳全的儿子都曾向欧阳全老人提起来过,说要不要和戴安澜家的人见一下,但欧阳全老人始终觉得愧疚难当,到去世都没有再见过戴安澜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