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始祖敬仲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7156161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9月21日

世界卢氏的文化之源

发布时间:2011-09-21 15:36:5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范阳今称涿州。涿州春秋时期称涿邑;秦、汉时称涿县,其间,曾经一度是当时的大行政区治“涿郡”的治所;魏黄初七年(232年)改涿郡为范阳郡,治所仍在涿县。隋开皇二年(583年)撤范阳郡,设幽州行政区,原辖不变,但治所从涿县迁至今北京之广安门一带;唐武德七年(624年)改涿县为范阳县:唐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幽州为范阳郡,辖范阳县(今涿州)。从唐武德七年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凡744载、今涿州在古时均称范阳县。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八百年间,卢氏生于斯长于斯,是卢氏繁衍的摇篮,也是卢氏文化孕育的沃土。

  涿州,是“黄帝擒杀蚩尤于冀中之野”的所在,城西有蚩尤坟在焉。《名胜志》载:“燕之涿邑,相传颛顼时所筑。”颛顼,号高阳氏,传说为黄帝之孙,可见涿邑筑城年代之久远。笔者在涿州古城墙的夯土层中,多次发现细绳纹陶片和夹砂紫陶碎片,证明仰韶文化时期涿地已是人居群落点。《盐铁论》载:“燕之涿、蓟……富魁海内,皆天下名都。”春秋战国时,涿邑与燕都蓟,是同时兴起的古城,农业经济和贸易相当发达,有出土的“涿字币”为证。可见当时涿邑经济的发达。此外,披览古籍而知,涿邑地区几乎未曾有大规模的战争记载。这是一方人烟稠密,经济发达,和平安定的沃土。

  姜齐亡后,卢氏先民大批逃亡至燕地,卢敖的“子孙家于涿水之上”,是聪明的、必然的选择。卢氏生息于兹,繁衍于兹,视涿州为第二故乡。这是涿州与卢氏的第一个交点,或称“焊接点”。

  公元前202年九月,刘邦俘获谋反的汉王臧荼,立长安侯卢绾为燕王。《天府广记》载:“(涿)州治创自汉卢绾”,说明卢绾任燕王时期,曾修葺和加固涿县古城并修建涿县官衙。曾居江苏沛县的卢氏一部分以及卢绾的亲属,当于此时迁移到燕,择寓涿城。

  汉高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因陈烯谋反事而怀疑卢绾同谋,派猛将樊哙将兵讨之,迫使卢绾出逃匈奴避祸,匈奴单于封卢绾为东胡卢王,一年后死胡中。刘邦当时对“燕王谋反”的善后政策是“赦燕吏民与反者”,并立皇太子刘建为燕王。刘邦的赦令,使燕地的卢氏后人未遭株连之难,使居留涿县的卢绾亲属得以安居乐业,从而保障了两汉期间、数百年之久在涿州生息繁衍的安全,优化了“范阳卢氏”形成与发展的大环境。这是涿州与卢氏的第二个交点。在这一交点上卢氏开始了漫漫的文化之旅。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