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始祖--敬仲
卢姓来源之要有四: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西周时,有炎帝的后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初在周为官太师,后被周公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名尚。春秋初期,齐太公之后,齐文公赤子的儿子名高,高之孙傒任齐国正卿,因迎立齐桓公有功,食邑于卢(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其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卢氏。因傒字敬仲,故卢氏以敬仲为其始祖。此为卢氏正宗。二是出自复姓改单姓为卢。如出自姜姓的“卢蒲”;北魏孝文帝时的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等。三是出自他姓改赐卢氏。如隋炀帝时,赐姓章仇(复姓)太翼为卢氏。四是出自他姓改卢姓。
卢姓郡望主要有范阳郡、河南郡、河间郡等。范阳郡为三国魏(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河南郡为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河间郡为汉高帝始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卢姓以“范阳”为其堂号。
卢氏的发源地有多处的,但以地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地。春秋时齐国的卢邑当时就相当有名气,以致卢姓成为卢邑有名望的家族,并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一带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阳最为旺盛,与此同时,有卢氏已迁至宁夏固原与甘肃平凉间地,在河北大兴县一带也有卢姓繁衍。到了汉代,卢姓在涿郡范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至三国魏时,涿郡才更改为范阳郡,卢氏便以范阳称,俗称“范阳卢氏”范阳卢氏历代显赫,以至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累世公卿的大族,一举成为“四海大姓”之一,世称“崔卢王谢”。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隋唐,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卢姓大举南迁。而有一支卢姓迁居于东北,后成为辽西卢氏大族。唐代,卢姓在北方的繁衍区域更广,其中以河南最为著称,而南迁主要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卢姓于唐末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已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