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先生作品赏析
一江流水艳阳照,三片殘花归雁来(无锡名人)王昆仑
制谜:汤政良 评析:王绍宽
为正面人物创作灯谜,通常以褒扬拟面为好。这“一江流水艳阳照,三片殘花归雁来”,仿佛就是一幅风景图画。虽然没有山色出现,而景致宜人,在日光融漾中,归雁踏着花丛轻盈飘来。读谜,我宛若沉浸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之诗意中,沐浴醉人风景。
王昆仑(1902-1985),曾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教官,参加北伐战争。1941年,与王炳南、屈武等在重庆发起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3年与谭平山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1949年1月从美国回国,参加筹备并代表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后任北京市副市长,再后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谜作者作为谜界老手,作品综合多种灯谜创作手法,成功刻划出无锡名人“王昆仑”的正面形象,真的难能可贵。在“一江流水”中,以“一江”立面,以“水”(氵)“流”之,叫出底材人物之姓“王”;而“艳阳照”与“归雁来”分别扣合“日”“人”,算是常规技法;巧合的是“昆仑”两字下面的三处“匕”字,诚如三片殘花,让谜作完美而圆满。在遣词造句方面,作者留意面题的对仗,让其文学性更加鲜明,可读性更加突出,当是谜人学习的样榜。 (2021.02.11)
"但寻牛矢觅归路"(成语)便宜行事
制谜:汤政良 评析:王绍宽
宋人苏轼有诗《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中就有“但寻牛矢觅归路”一句,说的是诗人访友并喝得醉熏熏时,误入布满荆棘的迷途,只好沿着留有牛只粪便的故道回来。
谜作取用先人诗句,潜藏故事,文学色彩浓郁。在会意设底时,更是别解底意,升华谜味。成语“便宜行事”,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说的是可以自行决定适当的措施或办法。诗句一经入谜,把谜底的简单方便的“便”作为牛马粪便的“便”别解,让诗人解嘲自己迷路的醉态,而借牛粪以辨认归途的处境坦然铺陈,横生趣味。这里,“便宜行事”,就是说,迷路了,怎么办?“便”(指牛矢)正好是“宜”于“行”走之“事”的参照物。
谜人常言谜贵别解,斯谜的别解,当是一例,值得初学者仿效学习。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