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胡蝶之女、李宗仁遗孀胡友松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84369813
本馆由[ 天使在人间 ]创建于2012年10月25日

胡友松:守着回忆过日子

发布时间:2012-10-25 11:27:58      发布人: 天使在人间
胡友松:自修请勿打扰
青春之歌唱黄花,黄昏之情伴英灵。
香消玉殒无奈何,她却玉殒香未消。
带着对逝者的怀念,我再次走进了胡友松倾情倡建并守望十多年的李宗仁史料馆。
她的那些珍贵捐赠,是该馆最具内涵与看点的珍藏。它佐证了李宗仁先生的伟大人生,也佐证着捐赠者的超凡情感。
她的红梅画作,悬挂在二楼的梯口。为馆藏的英雄豪气点缀着一抹美艳,诠释着作者若梅如松的节操德风和坎坷人生——“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哦!800年前豪放陆游深情《咏梅》,莫非专门为她而歌?!
和李宗仁史料馆紧紧相依的那幢别墅,粉墙红顶,有苍翠的松竹相拥。那是胡友松生前的居所。凤凰卫视前不久好不经典地告诉世人——这栋两层小楼,和小楼里的胡友松,看上去就像李宗仁史料馆的,一件最特殊的展品!
走近她的居所,试图再次欣赏里面那些我曾举目可见、造型各异的唯美肖像——当年让李宗仁一见倾心的青春玉照和60华诞之后的艺术婚纱系列照,全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绝代神采。她那炽热多情的目光顾盼流丽,有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有对爱情的痴心不改,有对生命的不尽赞美,更有对台儿庄的无限眷恋。可是,我却步了。我看到了门口墙壁上她亲手粘贴的亲笔字条:“自修请勿打扰”。
我在却步中静默。静默中,心里陡升幻觉:胡大姐,或许此刻您真的就在里面“自修”呢!
胡友松:真情无悔悼此生
幻觉真的来了。我似乎听到了她的声音,轻轻地,深情地,一如天籁般缥缈地,在诵读自己的那篇遗作:《我的选择,我的真爱》。
我这一生充满了坎坷。
在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是1966年7月26日,我与前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正式结婚。从那一刻起,我的命运便同李宗仁联系在一起。那一年,我27岁,李宗仁76岁。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我是一个不怕苦难、不甘寂寞、要强好胜的女人。我曾经憧憬过美好的未来,但命运对我是不公平的,我虽然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幸福和自由。
嫁给李宗仁是我的选择,这也是决定我人生的选择。我与李宗仁虽然在年龄上相差悬殊,但李宗仁的政治家风度和爱国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因此在我们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彼此都能相互理解,相互爱恋。在风雨飘摇的“文革”时期,我陪伴李宗仁度过了他晚年最后的时光。
李宗仁是著名的爱国人士,能做他的妻子,我无怨无悔。
李宗仁去世后,我再次饱尝了人世间的艰辛。坚强的性格使我挺了过来。风雨过后是靓丽的彩虹。1998年4月,我欣然接受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的邀请,到台儿庄定居,并出任李宗仁史料馆名誉馆长。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有意义的选择!
总理说过,李宗仁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回国,一件是台儿庄战役。我认为,我这一生也是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与李宗仁结婚,一件就是继承李宗仁的遗志,定居台儿庄。
如今,我在台儿庄生活得十分愉快,我要在我的有生之年,为德公未竟的事业——祖国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爱德公,更爱台儿庄这块英雄的土地。
胡友松
2008年6月24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