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秋杰老师,我们永远怀念你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00950475
本馆由[ jiangcs006 ]创建于2011年05月28日

张国功在《秋杰老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2-09-10 16:35:58      发布人: jiangcs006
 

 

尊敬的各位领导、师长与同学们:

    下午好!

我是学校中文系的老师张国功。此前曾经服务于江西出版集团。因为工作关系,对《秋杰老师》这本书,我有着多一些了解,因此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表达一下我的感想。

首先,出版这本书的江西人民出版社,是我原来所在系统的兄弟单位;负责这本书的领导和编辑,是我尊敬的同行。宣传赣鄱大地上涌现的好人好事,弘扬清风正气,是江西出版人的职责。我清楚地见证了出版人从策划、编辑、发行到宣传这本书的整个过程。我们应该感谢出版社的付出与努力。

其次,《秋杰老师》这本书的作者蒋泽先教授,是我多年的忘年交,也是我敬重的一位作家。对于他的创作与追求,我十分熟悉。我审校过他关注当代农民健康保障问题的《中国农民生死报告》,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悲悯情怀、自觉关切民生疾苦的道义良知以及作为医学专家的深刻忧思,令我感动;我还编辑过他反映江西援建汶川灾区的作品《蔚蓝色的过渡》。去年我刚回到学校时,他打电话给我说正在采访撰写反映秋杰老师的报告文学。此后我知道他在学校、东北等地四处奔走深入采访。在书出版之前,我就预先阅读过他发来的全部文字。整体上看,蒋老师的报告文学创作以医学专家的眼光为切入点,以博施济众的情怀关注世道人心,不断地阐述生、死、大爱这个一以贯之的主题。在《秋杰老师》这本书中,他对知识女性奉献精神的讴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歌吟,延续并深化了他对生死、爱、生存意义等问题的思考。蒋老师是一位医学专家,但在本业之外,他更追求以文字表达自己炽热的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作为一位作家,作为一位南昌大学医学教授,他的追求与贡献值得我们表达敬意。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描写的对象石秋杰老师,是我们学校平凡而美丽的一员,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去真正学习的师道楷模。去年夏天我刚刚到学校上班时,就不断从同仁、同学口中听到关于她的感人事迹。尽管在社会上消磨多年,已经过了轻易动情的年龄,但在人文楼观看完关于秋杰老师事迹报告会的录像,像许多人一样,我还是无法控制地潸然泪下;我也曾从学生交来的诸多纪念征文中,真切感受到身边的学生对她由衷的怀念与热爱;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再次翻读完这本端庄凝重的《秋杰老师》,品读这位知识女性平凡而又美丽、短暂却又永恒的一生,我的胸臆里还是深切地感受着她秉持知识分子的职业操守、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当代师表的神圣职责、向全社会昭示出师德真谛的感人之处,感受到一种教师职责的鼓励,一种人生境界的升华。从时空上来讲,我并没有机缘与石老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昌大同事。但作为一位知识女性,她的奉献精神、人格魅力、思想境界、人性光芒,我想会打动、激励、鼓舞着每一位昌大师生,以至于万千世人。“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我们纪念她时常常说起的话。她担当得起这样的表达。就老师这个身份来说,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新人,一切都还在努力学习与调整之中。士为国魂,斯文在兹。每次登上讲台,我都会浮想与反思,在今天这个时代,自己该如何更好地去热爱自己的学生,如何更好地去尽一位老师、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桃李春风,无语留香,对于《秋杰老师》这本书中记录的一切,对于秋杰老师的人生,“高尚的人们将无法抑止地洒下热泪”。我常常想,自己应该追求做一个高尚的人,感动于秋杰老师的事迹,让自己的内心丰盈,让自己的精神纯净,让自己为教师这个职业骄傲!

谢谢大家。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