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忆秋杰老师
再忆秋杰老师
今天,这是南昌五月天里,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太阳高照,与以往没有任何不同。然而,就是在两年前的今天,南昌大学石秋杰老师驾鹤西去,此去今天,就是她离开我们两周年的祭日。
在很多人眼里,石秋杰老师已成过去时,没有回忆的必要,但我自始至终不这么认为。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师生主体永远都是经久不衰的动力源,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大学,最需要的是优秀的学生和高尚的师德。没有和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这所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和培养不出高尚的师德,我们还奢望大学能有和培养出什么样优秀的学生?也如此,高尚的师德,是培育优秀学生的充要条件。
我与石秋杰老师生前交往甚少,却因工作缘故,身后参与了对她事迹的整理和挖掘工作。曾有人说,她是南昌大学建校90年以来,江西省建国以高等教育战线出现的一个重大先进典型,如此褒赞未做统计,也不多评论。最近,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追授她为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把教师职业领域的最高荣誉授予了她,我想,也是对她和她所从事的教师这个职业的最好慰藉。
死者安息,生者坚强。也许,我们真不应该再议秋杰老师。但我认为,大学师德建设,始终都要去议。经济和市场两大要素,时常晃动校园,教师的职业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质疑。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形容教师职业,在我理解,应该是天底下最崇高、最神圣的职业。这是教师职业者的幸福与荣耀,更是肩抗责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教师就应该传道、授业、解惑,就应该淡泊名利,潜心育人,无私奉献,时刻向祖国的下一代传递正义、公平和无尽的正能量。
秋杰老师离我们而去,但我希望,在这个社会上,有更多的像秋杰那样的老师涌现出来。说实话,我也是一名大学教育工作者,与秋杰老师比较起来,差距颇多,经常也被别人的言语左右自己的前行方向。但,始终,我坚持做人的原则,做教师的道义,爱戴学生,关心学生,努力工作,爱护校园。我也在尝试用我一个平凡普通的生命,以我一颗赤诚之心去诠释一个师者的道义,爱自己,爱学生,更爱我学生生活工作的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