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炉战神”薛岳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0790973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1月20日

记忆中的薛岳

发布时间:2011-12-14 09:21:2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1937年11月9日(日记)
  “松江、枫泾同时失陷,我淞沪阵地至此全陷入敌之大包围中…高级将领如薛岳、胡宗南、孙元良等,于敌强力部队冲击下,均仅以身免。

2、1937年9月4日  电呈蒋委员长建议调整军政人事
    南京侍从室委员长蒋:机要。文白(张治中)兄两旬以来,在前方指挥作战,异常奋励,夜以继日,至为辛劳。惟因一切后方交通通信等机关组织,未臻完善,种种砖被,未能周密,而成现在之局。文白兄昨对健生(白崇禧)表示,愿有新任接替,闻已蒙钧允。
职意用人在用其所唱,可否以薛岳与文白对调,或以朱一民(朱绍良)调黔。又鄂省必须有人主持,季宽(黄绍闳)如不返任,则一民调鄂为妥,使文白兄担任大本营总务部长。伏乞鉴核。职陈诚叩。支。

3、1937年11月9日(日记)
   薛伯陵总部被敌冲入,薛泅水连越三河,力疲不止,几殆,赖或一浮木得免。

4、1938年8月1日  电薛岳于现阵地予最大之打击
   薛总司令:密。为达持久战之目的,务于现阵地予敌以最大之打击,已请示委座可将第三线部队抽出,加入第一线作战。将第一线比较残破之部队抽至第三线补充整顿,并构筑工事。但第二线部队非万不得已以不懂为原则,如此,综第一线无法维持,而第二线仍可以抗战也。陈诚。蒸辰。

5、1939年9月(大事记)
    是年九月,敌犯长沙,企图已经暴露,我军自应依照预定计划行事,不想这时统帅部却发生了极原则性的争议。白健生以次极为参谋本部人员,均不主张坚守。委员长因为众议如此,亦即勉从其议。其时我已在渝时多,九战区司令长官职务均由副长官薛伯陵代理,渠则反对轻易放弃阵地,抗辩甚力。九月中旬,敌军分三路进犯,一路由赣北西进,一路由鄂南南窜,一路则在湘北猛攻新墙河北正面,另以一部在洞庭湖东岸登陆,以为策应。赣北、鄂南两路敌,均被我军击败,唯湘北一路强渡新墙河成功,与洞庭湖东岸登陆敌得收夹击我军之效。时林蔚又转达副参谋总长白健生令于薛云:“如不遵令立撤汨罗守军,则今后长江以南地区有失,责有攸归。”薛不得已,乃下令撤退。于是敌军长驱直入,于二十九日,已窜至长沙附近之永安市、桥头驿等处,长沙已隐闻炮声,委员长得讯,命我偕同白健生星夜入湘,协助薛伯陵区处一切。动身之前,我曾提出统帅意旨。薛仍以军人守土有责,不忍轻言撤退。健生坚持持久抗战,以保全实力为急务。伯陵愤然曰:“如此我上无以对中央,下无以对国人,从今不敢再穿军衣了!”我见二人相持不下,因谓:“汨罗不战,退长沙;长沙不战,退衡阳;衡阳不战,退桂林,如长此退却,广土亦有尽时,究在何地可以一战?我为二公计,不如就当前敌我情势,研究我军有无一战之可能?”伯陵深信士气甚盛,可以一战,并谓除极少不对失去联络外,余皆应用任战。既然如此,我乃一面商之于健生,令伯陵反攻;一面将伯陵决心及当时情况报告委员长,请准因地制宜。

6、1940年8月24 日  电薛岳略述感怀
薛长官伯陵兄:密。亲译。八月九日手示敬悉。弟与兄名虽为同袍,情实重于骨肉。年来因弟累计吾兄,使人见忌者固多;而吾兄所用之人,言行失检而为他人所借口,累及盛名者亦在所不免。此吾人亟须注意及之者。弟此次回渝,委座因感寇入已深及我六、九两站区关系之密,故面谕弟电兄来渝面商种切,诚有非他人所能共喻者也。兹吾兄仍不果来,怅惘何如。弟始终认为,委座之对吾辈,实无异于子侄,每次告诫,无不出之于至诚与爱护;而弟之于兄,亦始终认为共患难同生死,亦绝非任何人所能挑拨离间也。弟即日赴前方督战,今后不知何时得见,亦不知有无见面之机会。此非弟不祥之语,实感此次共为首都责任之重,为弟应该牺牲之时,亦为弟该牺牲之地吧,他非所计也。临电神驰,不尽缕缕,弟陈诚。敬辰渝。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重庆。 

7、1941年10月25日  电呈委员长蒋报告薛长官辞职事
急重庆委员长蒋:顷接薛司令长官伯陵马电略称:“岳处境困难,决心引退,已向委座恳切呈辞,请准免去本兼各职”等语。辞意甚为坚决。职当复电,本革命同志劝善规过之立场,以虚心检讨,力求进益相勉,其略如下:“承示处境困难,遽萌退志,至深悬念。方今国难未纾,诸待吾人继续努力,未容轻易言辞。总理昔尝昭示吾人,天下之事,其不如意者,固十常八九。总在能坚忍耐烦,劳怨不避,乃能期于有成,此意深切,愿与吾兄同勉之,连年以来,兄之努力为委座所深知,倚畀亦至殷切。帷所云各方之则难,谅系春秋责贤之志。吾人尤宜虚心接受,切实检讨。凡属有意义之批评,均予毅然采纳,断行改善。对于吾人之进益必多,成就比大,且亦正是以表现我革命军人之坦直风度。曾文正有言,每当患难艰虞之会,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委座尝引此语,训勉吾人,诚挚的深切体念,实施省察也。”等语。是否有当,谨电呈请鉴核。职陈诚叩。酉有天。印。

8、1942年1月25日(日记)
委员长召谈薛岳辞本兼各职事,军职不准辞,主席拟派王东原继任。

9、1942年1月30日(大事记) 
是日电薛岳云:军政分治,中央已有定案,刻正分别着手调整中。吾兄荐尤青兄(罗卓英)自代,此种忠诚,实为钦佩,惟围坐已决定请尤青兄至三站区襄助经扶先生。弟意以湘省民情及吾等关系,除尤青外,当以东原为宜,想吾兄当以为然也。

10、1942年2月26 日  电薛岳 吾人唯知致力军事愿以陈献章之言互勉
    致伯陵兄函稿。三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恩施(此函由琪翔先生(黄琪翔)代交)
伯陵我兄勋鉴:弟自渝返鄂后,满拟约兄一谈,惟因此间军事急需调整与省政之准备移交,以及中央为六战区试行军需独立,简派陈述陈署长初如兄(陈良)等来施召开经理会议,致一时未得与兄晤面为憾。兹因琪翔先生来湘与兄商筹以盐易谷之便,特请转达弟意,盼与详谈为荷。
总之,吾人处今日之环境,除本吾党之政策,中央之命令以及群众之需要,以精诚不息之精神努力以赴外,别无可言。惟以军事第一、胜利第一之真理,吾人更须致力于军事,此实为全国民众,甚至全世界人士共同之期许也。此次湘北之捷引起一般之同情,即为明证。
吾兄在湘,励精图治,人所共知,但仍有不满于吾人者,此更可以知我国今日政治之复杂矣,而无人自然只有忍耐包容。昔陈白沙献章先生示学者帖“……”(原文省略),深佩古人修养工夫,特录以自勉,想吾兄当有同感,故抄寄吾兄一阅。
又关于以盐易谷之举,实为解决民生主义经济政策比较可行之一法,请兄注意及之。专此,余请琪翔先生面详。即颂军祺。弟诚手启。

11、1942年4月17日 电呈委员长蒋对于薛岳辞职事引咎自责
重庆委员长蒋:亲译。前薛长官电辞本兼各职,钧座拟准其辞去主席,专任长官,职知其此次辞职,完全出于负气,故有先由职告以钧座意旨,再行决之建议。惟职自劝其可辞去主席,专任长官,并说明此举为中央军政分治之已定政策,自应由吾人首先提倡,彼深误会,以为职欲去其主席。拟乘此次参谋长会议之便,令吴参谋长志逸,晋谒均作探察,是否出自钧座之意。职对于此事,无以报命,深以为罪。职陈诚谨呈。筱施。

12、1943年12月24日(大事记)
函林主任蔚请就近签升薛岳等官阶曰:“此次常德之役,我六、九两战区各级将士,仰赖领袖德威,戮力同心,克敌致果,厥功甚著。除孙代长官仿鲁兄(孙连仲)升调长官实职,郭参谋长悔吾兄升任副长官,仍兼参谋长,已由弟签呈委座核示外,复查薛长官伯陵兄,追随领袖,为时甚久,抗战以来,迭著战功,拟请升补上将实官……

13、1945年1月2日(大事记)
东南战区三、七、九各战区,有统一指挥之必要,研究结果,拟请将第三战区长官部,改为统一指挥之机构,以顾长官任统一指挥之责,指挥七、九战区及第三战区之各集团军与直辖军。
湖南省兼主席薛岳,拟请准予辞职,继任人选,在薛长官所保荐各元中,以谭道源最相宜。又对各省主席人选,拟请予战区长官不兼主席,与避免政军间以之摩擦两原则下,遴员接替为妥。
顾长官请发准备金五千万元一案,查三、七、九战区,因接济不易,处境相同,拟请以各战区所辖部队之多寡,分别准发顾长官、薛长官准备金各三千万元,余长官二千万元。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